一、离沪师生员工管理。
1.暑假期间,各校师生员工离沪要报备;原则上不出境、不去高中低风险地区。
2.师生员工离沪前应了解离沪与目的地的相关防疫要求,做好路途个人防护并严格遵守当地疫情规定,开学前14天开始在沪开展自我健康管理;返沪返校师生员工严格按照本市疫情防控要求执行。
3.在暑假期间师生员工要继续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等异常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严格按照本市要求定期核酸或抗原检测,检测异常要及时报告学校。
二、入校师生员工管理
1.高中低风险地区人员不入校。
2.本校师生员工需持72小时核酸阴性报告进校,入校当日需进行一次核酸采样(可在校外),在核酸结果出具前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3.校外人员因工作需要进校需学校批准同意,健康管理要求不应低于师生员工,如果核酸报告超过24小时,建议进校时做一次抗原。
4.所有入校人员在进校时充分利用数字哨兵和场馆码,核验身份、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行程卡和核酸检测报告,全部正常方可入校。
5.原则上不得有师生留校,如有特殊情况请向教育局申请。
五、加强个人防护
学生在外出活动期间应切实加强个人防护,继续做好“三件套”“五还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避免到人群密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引导家长和学生在暑假期间坚持做好近视预防,养成多进行户外活动、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保证充足睡眠等爱眼护眼习惯。
黄浦区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6月30日
补充更新:
7月3日,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上海对不同风险区分别采取这些管控措施——
针对本土疫情,应根据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活动轨迹和疫情传播风险大小来划定高、中、低风险区域:
对于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原则上以居住小区(村)为单位划定,可根据流调研判结果调整风险区域范围,采取“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封控措施,并开展相应频次的核酸检测。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对于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和活动一定时间,且可能具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中风险区,风险区域范围根据流调研判结果划定。中风险区采取“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等管控措施,并开展相应频次的核酸检测。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低风险区。
对于中高风险区所在街道(镇)的其他地区为低风险区,采取“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等防范措施。区域内开展3天2检,即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
所有中高风险区解除后,街道(镇)全域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
今天这例社会面阳性感染者,就是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有关要求,综合病例活动轨迹、疫情风险评估等,将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光复西路2077弄小区列为高风险区,将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兰溪路148号耕耘茶室、宝山区高境镇殷高西路333号长江国际生活广场东区二楼老炉家木炭烤肉店列为中风险区,上述区域所在长风新村街道、曹杨新村街道、高境镇的其他地区列为低风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