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崇明草长莺飞,江风裹挟草木芬芳扑面而来。4月28日,我校高二年级党员教师在周政校长的带领下踏上了这片充满红色记忆与劳动气息的土地,开展“传承雷锋精神,厚植劳动情怀”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以参观上海雷锋纪念馆为精神洗礼,以慰问学农师生为实践延伸,串联起一堂“沉浸式”的思政实践课。
上午九时,党员教师们走进上海雷锋纪念馆。馆内,泛黄的雷锋日记手稿在玻璃展柜中静静诉说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誓言。通过互动展板与多媒体影像,党员们沉浸式体验了雷锋从“孤儿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人生轨迹,在“一步一课堂”的设计中感悟“螺丝钉精神”的时代价值。
在“永恒的精神”展区,老师们驻足于郭明义等新时代雷锋的事迹前,周校长深情说道:“雷锋精神从未远去,它是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情怀,是我们立德树人的精神灯塔。”随后,带领全体党员在雷锋画像前重温入党誓词,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镌刻于心。
晌午,党员教师们驱车来到崇明前进远卓教育培训基地。田野间炊烟袅袅,高二师生正在生火造饭,有的用砖块垒砌灶台,有的蹲着清洗蔬菜,铁锅与柴火“噼啪”作响,美食香气扑面而来。周校长一行刚走近,就被学生们的热情包围:“周校长,请您来尝尝我们的‘春耕炒饭’!”在第三小组的灶台前,周校长看到正在添柴火的学生,亲切地说道:“生火讲究‘虚实相间’,就像学习要张弛有度。希望大家在学农的这几天里,可以放松身心,亲近自然,为回去后更好地学习做好过渡。”
饭后,在学生宿舍区,老师们仔细查看内务,与学生围坐交流。当得知同学们将搓草绳、挑扁担等简单劳动视作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意志锻炼时,周校长欣慰地说:“劳动是最好的成长课。你们在田间学会的坚持与协作,将成为未来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
从雷锋纪念馆的精神洗礼到学农基地的躬身实践,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更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我们会以雷锋精神为火炬,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培养出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