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铁路] 位于中国铁路网的西端、是连结亚欧大陆的通道、由铁道部乌鲁木齐铁路局管辖。兰新线是新疆与中国内地交通的大动脉、也是新疆通往中国内地唯一的铁路运输干线、是构成中国西北地区铁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兰新铁路于1952年2月10日破土动工、1958年7月铺轨进入新疆、1962年12月铺轨到乌鲁木齐、1963年1月15日正式开展客货运输业务。兰新复线于1992年9月16日正式开工、1994年9月16日全线铺通。1995年6月30日兰新复线正式投入运营。南疆铁路北接吐鲁番、南接南疆重镇---
库尔勒市、1974年动工修建、全长476公里。1984年8月30日正式开始运营。1996年9月、南疆铁路西延工程破土动工、1999年5月6日该工程比原计划提前5个月全线铺通、同年10月开始临时运营、12月6日正式投入使用。南疆铁路西延工程的建成、为南疆阿克苏、克孜勒苏、喀什和兵团农一师、农三师的经济建设注入了活力、使南疆地区人民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兰新铁路西段又称之为北疆铁路、它东起乌鲁木齐、西与哈萨克斯坦的土西铁路接轨、全长460公里。该线于1985年5月1日正式复工、1990年8月铺轨到阿拉山口车站、1990年9月1日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全线通车、同年9月12日、兰新铁路西段于原苏联土西铁路在阿拉山口至德鲁日巴间接轨、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设计运输能力1000万吨。1991年7月10日、中国乌鲁木齐铁路局与原苏联阿拉木图铁路局开办了临时国际货物运输业务、1992年6月23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正式开办了国际旅客运输业务、1992年12月1日正式开办中哈国际货物运输业务。铁路运输是新疆交通大动脉的主体、兰新铁路、北疆铁路、南疆铁路连通天山南北、横贯大漠东西。每天都有乌鲁木齐至北京、上海等地的20多对列车始发对开。
陇海铁路自连云港至兰州,全长1,750公里。1955年,西段郑州至宝鸡开始增建第二线,1977年12月,东段郑州至徐州开始增建第二线。两段第二线工程均于1983年完成。
惊奇铁路自北京枢纽双桥至秦皇岛,全长290公里,是晋煤外运北线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新建的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并首次采用AT供电方式。该线北京端155公里是1975年修建的通坨线增建第二线而成,其余为新建。京秦铁路于1981年9月开工,1984年通车,1985年运营,1986年建成光缆数字通信系统。左图:电力机车牵引运煤列车。
宝成铁路自陇海铁路的宝鸡至成都,全长669公里,是沟通西北与西南地区的第一套山岳铁路,1952年7月1954年1月分别在成都和宝鸡两段开工1956年7月12日在黄沙河接轨,1958年约旦全线交付运营。线路离宝鸡后进入秦岭山区,沿清姜河盘旋迂回,以长隧道通过秦岭垭口,沿嘉陵江南下抵广元,共16次跨越嘉陵江。全线隧道304座,延长84公里,大、中、小桥1,001座,延长28公里,桥隧总延长占线路长度的17%。宝成铁路建成后,由于坡度大、隧道多,进行了电气化改造。第一期工程宝鸡至凤州段91公里电气化夜1961年完成。1975年全线完成电气化改造。这条铁路的建成,改变了“蜀道南”的局面,为发展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创造了重要条件。
右图:位于陇海铁路上的宝鸡车站是宝成铁路北端起点。]
湘黔铁路自京广铁路田心至黔桂铁路的贵定,全长820公里,1958年8月开工,中途曾一度停建,1970年9月复工,1975年交付运营。全线土石方工程达1亿立方米,隧道297座,延长113公里,桥梁309左,延长44公里,桥隧总延长占线路长度的19%。湘黔铁路东接京广、浙赣;西与川黔、贵昆铁路相接;在怀化与枝柳铁路交叉,是联系西南、中南与华东的重要通道。
贵昆铁路自贵阳至昆明,全长644公里。1958年8月开工,1966年3月通车,1970年12月交付运营。该线蜿蜒于云贵高原乌蒙山区,地势险峻,地质复杂。该线建成后,沿线工矿企业发展很快,运量急剧增加,1980年进行电气化改造。全线隧道187座,延长80公里,桥梁301座,延长20公里,桥隧总延长占线路长度的16%。
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自程度南站至昆明,全长1,091公里。1958年开工,1970年7月通车,1970年12月交付运营。线路穿越大小凉山,有深二三百米的“一线天”峡谷。从金口河到埃岱58公里线路上有隧道44座。从甘洛到喜德120公里地段4次盘山绕行50公里,13次跨牛日河,其间有66公里隧道和10公里桥梁。过喜德后8次跨安宁河,在三堆子过金沙江。金沙江河谷是著名的断裂带地震区,线路在河谷3次盘山,47次跨龙川江,然后南下至昆明。成昆铁路土石方工程近1亿立方米,隧道427座,延长345公里,桥梁991座,延长106公里,桥隧总延长占线路长度的41%。全线122个车站中有41个因地形限制而设在桥梁上或隧道内。这条铁路是西南地区的路网骨架,对开发西南资源,加速国民经济建设,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都具有重要意义。
兰新铁路之兰州至乌鲁木齐的乌兰段,全长1,903公里。1952年10月开工,1962年底铺轨至乌鲁木齐西站,1966年全线交付运营,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最长的铁路干线。兰新铁路所经乌鞘岭、天山等处为山岳地区,其余绝大部分是戈壁滩,部分是盐渍土、沙漠等不良地段。疏勒河至烟墩、哈密至鄯善通称“百里风区”,吐鲁番至盐湖称“三十里风口”,全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为大风期,常年风力达7~8级,给施工和运输带来极大困难。这条铁路动东接陇海铁路,是横贯中国东西的交通大动脉,对开发西北地区的经济,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都有重要作用。
包兰铁路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公里。1954年10月开工,1958年7月通车,1958年10月交付运营。包兰铁路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全线有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是中国五十年代在沙漠中筑成的铁路。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自包兰铁路干塘至兰新铁路的武威,与1965年建成了干武联络线,长172公里,从而缩短了华北到西北地区的运程。这条铁路是华北通往西北的重要干线,对加速内蒙古、宁夏、甘肃的经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左图:列车通过沙坡头沙漠浩海。
浙赣铁路从杭州到株洲站,由杭玉(玉山)、玉南(南昌)、南萍(萍乡)、株萍四段组成,全长949公里。1930年3月开工,1937年9月全线竣工。这条铁路开始由浙江省筹款修建,原名杭江铁路,1932年过金华修至兰溪。这时官僚资本中国银行团插手贷款,并向中英庚款董事会借用了国外购料款。1933年杭江铁路金华至玉山段通车。中国银行团以主要债权人身份与铁道部及浙、赣两省政府组成“浙赣铁路联合公司”,决定将杭江铁路展筑至萍乡与株萍铁路接轨。1934年德国财团华尔夫公司参加“合作”,以材料借款的形式为浙赣铁路提供资金。这样中国应行团便以银行团代表人和德国财团代理人的双重身份,控制了这条铁路。
京广铁路是原京汉铁路、粤汉铁路在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通后的合称,全长2,313公里,是纵贯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增建第二线工程于1954年4月开始,京汉段在五十年代末双线通车。1958年武汉至衡阳段541公里的第二线工程开工,1971年12月妄称。衡阳至广州段第二线工程1960年一度开工又停止,1975年夏复工,1988年京广铁路全线双线开通。广深铁路自广州至三水,全长49公里。三茂铁路自三水至茂名,是按国营铁路标准建造的地方铁路(1990年12月25日,在新兴县境内接轨,全线建成)。
京沪铁路书原京津、津浦、沪宁三铁路在南京长江大桥联通后的合称,全长1,460公里。津浦铁路第二线工程于1958年6月开工,1978年完成,共1,004公里。沪宁铁路第二线工程于1958年9月开工,1978年2月完成,共309公里。京津间为原有双线。
浙赣铁路全长950公里,新中国建立后,运量不断增长,对该路不断进行了技术改造。
京包铁路自北京西站至包头,全长832公里。京包铁路第二线工程于1955年开工,到1989年完成。
兰青铁路自兰州至青海西宁,全长188公里。1958年5月开工,1959年9月通车,1960年2月交付运营。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全长845公里。1958年9月开工,1979年9月铺轨到格尔木,以后又展修了31公里到昆仑山下的南山口车站,1984年7月交付运营。西格段的大部分地段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70%。沿线有沙漠、戈壁、草原、沼泽、盐湖、盐渍土顶特殊地质地段,还有350公里的无水区。全线有32公里的铁路建在盐湖上。这条铁路通车后,对青海,西藏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很大作用,现已有10条铁路专用线,把沿线的主要厂矿与铁路连接起来。
贵昆铁路贵阳至水城西段248公里于1985年完成电气化改造,1989年全线完成电气化改造。另建成贵阳枢纽电气化联络线42公里。这条铁路电气化后,年运输能力约提高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