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认知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生活全球化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总结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
情感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对外开放的正确性,增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行为方面:树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远大志向
(二)教学重难点 :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生活全球化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制作布置学生预习并收集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引题:这个春天的故事里有一个主人公,他就是大家熟悉的——我们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1979年和1992年他发生的故事都与我国一项重要的国策——对外开放政策有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在他的英明决策下,建立四个经济特区,从此中国真正意义上打开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也走上了一条富裕的道路。
录像“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
92年又是这位老人在南巡时指出“改革的胆子要更大,步伐要更快”
录像“南巡讲话”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呢?这是我们在这节课一起要探讨的。
课题: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板书)
课前要求同学们预习,收集资料,制成课件,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必然性。请同学们展示。(古代的开放带来国家的繁荣,近代的封闭带来国家的落后)
教师归纳: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表明,历代经济、政治、文化的兴衰,总是同开放和封闭的程度呈正相关的联系。实行对外开放是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
一、实行对外开放是总结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板书)
下面我们从当今世界的特点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二战后,由于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社会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国际分工进一步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已从仅有的商品交换,广泛渗透到生产协作,技术、信息交换,资金融通和劳务合作等各个领域,经济生活全球化使对外开放成为一个不可抗拒的潮流和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电脑流程图展示)
二、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生活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板书)
提问:经济生活全球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生产国际化(板书)
电脑显示彭蒂亚克——莱曼牌汽车生产示意图
问:这说明什么?
说明各国在新科技革命中各有优劣势,为了更快发展自己,各国都必须扬长避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以节约社会劳动,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各国公路上奔驰的汽车、办公桌上的各种电子计数器、以及居民家中的诸多电器设备虽然标明美国、德国、日本制造,但其中很多部件是在他国生产的。如:日本生产的袖珍计算器,其微处理器芯片来自美国,外壳由印度生产,一部分零件从韩国采购,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或阿尔及利亚装配,然后贴上“日本制造”的商标,最后销往世界各地。再比如:全球闻名的“耐克”球鞋年产9000万双,每年都推出100多种新产品和新款式,但是,美国“耐克”公司7800多名职工只负责设计、选厂、监制和销售,而生产却由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万国牌”产品越来越多。同学们知道还有哪些吗?
伴随生产国际化的是市场国际化,国际贸易规模空前扩大,各国商品进出口日益频繁。今天我们正在消费着大啊量的外国产品,同样我们的许多商品也正在走向国际市场,如乐华、海尔、新飞、格力等,海尔冰箱在美国市场占了近一半的份额。电脑显示:海尔电器世界分布图。欧美市场上的打火机,领带等小商品都来自我们中国。这就是第二个表现:
2、市场国际化 (板书)
电脑显示资本的跨国运动的漫画。问:说明了什么
在利益机制的驱使下,各国相互投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当今每天有2000—5000亿美元的资本在世界游荡,一年累计达560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一年国民生产总值的6倍。这是第三个表现:
3、资本国际化(板书)
问: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有哪些?(资金、技术短缺等)
电脑图表显示我国吸收外资的状况
经济生活国际化的第四个表现是:
4、科技国际化。(板书)
科技开发投入多、风险大,仅靠个别国家完全独揽新技术已成为不可能。要想最大限度地分享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必须走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道路。(学生举例)
今天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高速公路的初步建立,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地球正变得越来越小,“秀才不出门,可看天下事,可知天下事,可购天下物”,地球真的成了一个“小村庄”。
二、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市场经济有什么特征?
(平等、竞争、自主、开放 )
1、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 (板书)
小故事:在一次盛大宴会上,来自中国、法国、俄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的贵宾聚集一堂,各国来宾纷纷夸耀自己国家的文化。他们拿出本国的国粹——酒来彼此相敬,中国人拿出古色古香的茅台,瓶盖一开,沁人心脾,举座皆惊,俄国人拿出伏特加,法国人拿出大香宾,意大利人拿出葡萄酒,德国人拿出威士忌,只有美国人两手空空。(你猜他拿出了什么)只见他不慌不忙的走上前来,把各国的名酒兑在一起,举杯相敬,说:这就是我们美国的酒——鸡尾酒,他代表着美国人的文化精神。问:鸡尾酒文化中蕴涵着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开放吸收创新的重要性)
电脑显示漫画:谁也别想发财。这漫画揭示一种什么现象,会产生什么后果?该怎样改变这种现象?
(反映了一种封闭的经济圈,其后果是产品不能自由流通,谁也发不了财,只有拆掉围墙,对外开放,交换产品,才能由大家都别想发财 ——大家一起发财。 可见,实行对外开放,通过交换产品,最终各方都将获益)。
问:我国曾在出口大米的同时进口小麦,为什么? 大米是我国的优势产品,应多发展多出口,小麦是我国相对劣势产品,可少发展多进口,这就是优势互补,提高经济效益。
在经济领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打开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同其他国家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做到发展出口优势产品,进口自己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合算的产品,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发展自己。
2、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
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才能加速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宝钢集团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典型。“要好钢、找宝钢”国际同行对宝钢集团的注意力,不单单集中在年产钢铁量多少,而是更关注宝钢产品会在哪些新领域的“冒尖”。不仅国际家电巨头争相与宝钢“握手”,国际著名的汽车生产商也找宝钢。宝钢是意大利菲亚特最大的钢材供应厂家之一。宝钢汽车板得到最挑剔用户的认可。宝钢高级汽车板还获得美国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商联合质量认证体系的认证,具备向国际汽车制造业供货的资格。宝钢集团的事例恰恰说明只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民族工业才能求得生存,也才能求得发展。
只有面向世界,扩大开放,努力做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让所有企业都参与国际高水平的竞争,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才能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总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行不通的。经过15年的努力,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绩是斐然的。(电脑资料显示)实践证明只有对外开放,中国才能强大。
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适应新的形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们必须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积极主动地做好对外开放各项工作,增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拓展国际市场……”请问我国企业如何才能真正“走出去”呢?(学生讨论回答)
市八中学政治组 陆红娟
2004 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