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琼老师是上海八中这所百年学府中孜孜以求的一名优秀青年教师,从教8年来,她担任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这一个在大家眼里烦心,劳神的岗位,却让她充满了自豪与幸福:她的班级曾被评为2002年度上海市先进集体,她的班上涌现了一批入党积极分子,有2名学生已在大学里实现了入党的愿望;她的学生刻苦学习,曾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学金;她培养的学生干部工作能力强,有的成为了大学里的校学生会主席……她正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引领着一批又一批学生跨越理想与现实的鸿沟,走向人格完善的彼岸。这里我们仅仅是截取一个片段,反映朱海琼老师平凡工作中的不平凡之处。
“我的教育要为学生的一辈子考虑,如果说我的学生在毕业若干年以后还记得我讲过的话,做过的事,那就证明了我的价值。”
班主任工作需要的是全情的投入和无私的付出,朱老师的工作态度常常是细致、认真的,她从不训斥任何一个学生,在她眼中没有差生,只有需要特殊关爱的学生,她总是将特别的爱送给每一个特别的他们:对班级里家境困难的学生朱老师常常毫不声张地给予经济上的援助;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他总是主动给他们加餐……
在许多老师和同学的眼中小C是一个成绩不错但与同学们格格不入、自以为是,总喜欢与老师拧着干的怪学生。朱老师接班后发现小C的这份“怪”是因为他自恃较高,认为自己很多地方都比别人强,如果老师对他较严厉时,他的逆反心理就使他故意违反校纪,与老师对着干。
对待这样一个“特殊人物”,朱老师的第一反应是宽容,在与他的交谈中朱老师提议与他创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面对他留长发的不良习惯,朱老师与他定下了君子协定,让他成为学生行为自律的干部,用健康的外形重塑自己在同学心中的形象。当他剪短了自己的头发后,朱老师又对他的新发型给予了及时的肯定。逐渐,这个“怪”学生慢慢学会了如何与同学合作,怎样维护班级的荣誉,朱老师将这个学生的转变过程写进了自己的德育案例集中,她在案例分析中写道“他的怪在我眼中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更是一种需要被关注、被认可的表现。学生的事无小事,我要把特别的关注给特别的他,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心理。”
推荐:高三年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