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发展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贯穿全年工作,按照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指导意见,努力实现学校新五年(2021年—2025年)发展规划的阶段性工作目标:持续加强学校管理,优化教育环境,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办学质量;深入学习并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以市、区推进“双新”改革,推进高中特色多样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孕育创新的力量,完成开局之年的各项改革任务。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思想教育,优化学校管理,建设文明校园
1、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内容,全面了解《上海教育现代化 2035》、《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四五”规划》、《黄浦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总体要求,明确办学方向,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创造力,鼓足干劲,求真务实解难题,守正创新谋发展,推动学校优质、特色前行。
2、党政工齐心协力加强师德师风及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弘扬“智诚”文化和“民主、合作、科学、拼搏”的市八精神,继续以上海市文明校园的提质创建为主要抓手,推进师生“智诚品质”的思想建设,加强对师生的人文关怀,提升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的幸福感。
3、直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动态,做好常态防控工作,研究制定各项科学有效的“疫情中”和“后疫情期”学校管理措施,并组织力量着力落实各项举措,不断完善学校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预案,宣传指导,有效防控,不断优化校园环境,改善师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成长。
4、提升学校治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稳步推进立、改、废制度建设进程,提高学校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的效能,积极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坚持以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为蓝本,依照现行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工作要求,加强岗位聘用、岗位考核等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安全工作网络,强化各岗位责任人的培训,压实各项职责,加强常态督查管理,提高防患实效;加强物业管理团队的专业化建设,稳步实现校园安保、校园保洁、设施设备维保、教育教学辅助等后勤工作社会化进程。
5、加强财务管理,科学使用经费。严格按照预算管理的各项规定使用经费,强化内审制度的执行力,加强对每一笔专项经费执行情况的定期检查,确保合规合理使用。
6、结合建校160周年,加强校媒宣传工作,组织好教育教学研讨、特色教育及教科研成果汇报、校庆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充实校史陈列馆布展内容,进一步完善、征集学校历史资料。
7、进一步整合优化社会、社区教育资源,助力学校良好办学声誉的提升;认真办好“市民学习基地”,让更多的市民享受优质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教育服务。
(二)拓宽德育渠道,创新工作机制,提升育人实效
9、全面总结“十三五”期间提出的校本德育 “幸福课程”实施情况,积淀经验;以“智诚品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项目为抓手,结合建党100周年教育节点,付诸有效的教育举措;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优势和学科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坚持学生行为规范管理不放松,完善考评细则,强化改进措施;进一步优化升旗仪式、班会、校会等常规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注重真实情景设计,引导入心入脑,引发情感共鸣,力求育人实效。
11、进一步搭建丰富多样的活动平台,不断推动“智诚”校园文化活动的高水平发展,依托学校成熟的活动形式,进一步融入特色发展的创新元素,发挥体育、卫生、艺术、科技等课程专业优势,形成整体性的协同教育主题,寓教于情、寓教于乐,营造学生喜闻乐见,教师教学相长的健康人文成长环境,以此助力生命及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
12、充分发挥助学、奖学机制的激励作用,将学校各类奖励制度固化成文,规范、优化表彰程序,加大助学金、奖学金的发放力度;切实推进“全员导师制”的实施,逐步健全多元评价机制,让每一位学生拥有一本蕴含市八浓郁文化的“成长档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三)落实“双新”改革,信息技术赋能,确保质量提升
13、制定《尊重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基于新课程新教材的课程方案》。整体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体现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类课程有效整合,体现高中三个年段课程目标的整体布局、分步实施、结构多元,尊重选择,差异发展;完成特色课程的重构、升级,制定《国防科技特色课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将特色课程进行重构、升级,将男生教育实践的特色课程和项目、经验惠及全体学生,把性别导向下的特色课程项目,升级为“科技创新素养”导向下的特色学程,探索国防科技教育与必修课程的融合,明确国防科技教育内涵,制定可操作的具体办法,设定培养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完善实施途径,提高国防科技教育的系统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14、切实探索“双新”改革背景下的教学五环节的守正创新举措,强化教学管理和教学责任,严格落实增效减负要求,助力教师找准教学方法改进的突破口,提高教学水平,打造活力课堂,帮助学生稳固学业基础,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建立健全学分制管理制度,推出实施细则;深入探索选课走班制度的科学改进措施;关注学生学业情况的客观呈现,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各学段各学科各类型考试的安排及策略研究,做到规范运行、科学施策。
15、借力大同教育集团的资源优势,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助推“名师”、“优课”的生成;结合学校“特色、优质发展”的战略,开展精品课、特色课的展示。
16、加强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综合办学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力。充分运用现有的信息技术优势和研究项目载体,对标师生和学校发展需求,改进技术支持,提供更为高端、有效、便捷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服务。
(四)优化师资队伍,推动科研助力,实现发展自觉
18、坚持科研站位高度,围绕“基于学校发展的课题研究与成果呈现”这一工作重点,完成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学校发展研究合作项目”《男生特质培育与课程环境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结题;出版教师个人科研成果集;以黄浦区创新教育学校项目“基于创新潜能开发的男生教育行动研究”课题为切入点,孕育与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相匹配的龙头课题。
19、以创建“市八学术节”为抓手,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倡导教师对自身发展的认识,加强梯队建设,做好人才激励,充分发挥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沙龙、校名师研究室的作用,激发不同年龄、职级教师专业进步的积极性,加速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20、以“双新”背景下教育教学实践培训项目为抓手,有序有效开展校本培训,为教师积极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提升教师对践行“双新”改革,坚持特色发展办学定位的认识高度,提高“以人为本,回归教育本源”的教育境界;做好“低职高聘教师”聘后的成长评价总结工作,并启动新一轮评聘工作;做好新进教师、跨学科教师团队的管理工作。
(五)坚持特色创新,聚焦素养培育,提高普适效应
21、进一步发挥“男生教育”特色项目优势,关注“男生群像”特征的持续研究,导向素养培育,进一步推进男生课程体验中心“国防科技”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加强男生优长特质的培养。
22、优化特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提增特色发展硬实力。不断丰富发展特色内涵和外延,逐步形成“发展男生,惠及女生,成就全体师生”的特色辐射效应,根据男、女生不同的特质,推行差异化的科技创新素养的教育。
23、以特色、优质发展促发内生动力,全面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妥善处理普适与优长的关系,将特色课程与三类课程有机统整,实现跨学科的整合,自培具备创新学科素养的教师团队。
24、进一步整合高校院所的学习资源,提升特色课程的专业性,助力资优学生课题研究的专业引导;发挥大同教育集团成员校的优势,提升特色品牌的社会声誉。
二○二一年二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