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础工程,它既是学校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大力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由于统战工作在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安定团结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因此,充分发挥基层中学统战工作优势,促进学校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基层中学统战工作和和谐校园的基本涵义界定
所谓基层中学统战工作,是指基层党组织落实党的统战工作任务的具体事务,含面向社会和面向本学校内部两方面的业务,宗旨都是团聚一切积极因素,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它是党的统战工作的基础,是党与统战对象联系最密切,接触最频繁的纽带,是党的事业不可或缺的部分。
所谓和谐校园是相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提出的。既体现了发展观的要求,也体现了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归根结底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的要求。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学校所负有的不可替代和推卸的责任。对学校而言,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构建一个科学民主、依法治校、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科学民主,就是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公平正义,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学校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师生员工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安定有序,就是学校组织机制健全,管理完善,秩序良好,师生员工安居乐业,学校保持安定团结;和谐发展,就是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师生员工生活愉快,工作学习环境良好。
二、对基层中学统战工作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认识
基层中学统战工作具有协调关系、沟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安定团结等独特优势,因此,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我们学校统战工作的范围已经扩大为: 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高级教师,少数民族人士,有宗教信仰的人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学校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学校统战对象已经呈现出不断增多的发展趋势。统战工作通过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密切党同群众联系等渠道,可以把各民主党派的力量团结起来,可以把少数民族的力量团结起来,可以把信教群众的力量团结起来,从而为学校构建和谐校园夯实群众基础。
2、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依法治校、民主决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依法治校的本质是学校管理者以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为最高权威,在法制的轨道上开展学校的综合管理、教育教学、服务保障和其他一切活动。民主决策是指学校按照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程序,在轻松活泼、公开透明的民主氛围里,鼓励广大师生员工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学校统战工作通过多党合作、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有效形式,促进学校实现依法治校、科学治校和民主治校,为学校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
3、为构建和谐校园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当前,学校普遍实行了教师聘任制、教学科研成果申报评定等等,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大锅饭的原有格局,这对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势必又会在教职员工中产生一些不和谐因素,甚至闹情绪、闹矛盾。面对这种情况,学校统战工作充分发挥其优势,及时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正确理顺各种思想情绪,促进学校上下形成各尽其能、各展所长、各得其所、专心工作、专心学业、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为学校构建和谐校园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
4、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学校统战工作通过安排人事、合作共事、举荐人才等途径,能够为学校构建和谐校园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一是通过搭建舞台,支持党派工作,加强其组织建设。我校现有民主党派2个,涉及在职教职工十多人;少数民族成员2人;党外高级教师近20人,都安心乐业,为构建和谐校园服务;二是通过安排党外人士参与学校各级行政管理,促进党内外各界人士合作共事,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治校能力;三是通过举荐并向社会和各级人大、政府、政协输送党外代表人士,有利于扩大学校外界,促进学校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和谐发展。
三、对基层中学统战工作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探索
1、以思想武装为先导,切实抓好思想工作,广泛调动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校和谐做贡献。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必须坚持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必须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党外知识分子是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抓好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团结广大党外知识分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和维护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我校中心组学习为例,坚持了十几年邀请民主党派基层领导参加中心组学习,并通过他们向党外人士传递信息,统一思想。抓好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要使广大统战工作成员理解、支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充分调动统战工作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党的总任务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学校搞好人才培养服务。另一方面,要积极做好释疑解难、团结鼓劲、凝聚人心的工作,及时解决一些成员中出现的思想问题,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2、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认真落实统战工作政策,增强党外代表人士集体荣誉感,为学校事业发展汇聚力量。制度建设带有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搞好统战工作,最根本在于制度建设。我校统战工作数年来,逐步完善和加强了以下制度:一是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向我校的民主党派、党外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情况;二是双月座谈会制度,座谈听取民主党派人士对学校党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党外干部培训推荐制度;四是党政领导联系、慰问党外人士制度;五是其他给统战对象解决活动场所、活动经费、外出用车等制度。通过完善制度建设,落实统战政策,使广大党外知识分子体会到学校的关心、集体的温暖和信任,体会到自身价值的实现,从而增强他们对学校的集体荣誉感和事业的认同感,进而为学校事业发展增添动力和力量。
3、以参政议政为重点,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人才库”、“智囊团”的作用,努力形成科学民主、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以我校为例,学校所作出的一切决策,都要通过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程序。譬如,重大决策前都要召开双月座谈会进行可行性的论证,听取意见,然后通过教代会形式形成决策。总之,要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活泼、公开透明的民主氛围,建立民意充分表达的渠道,鼓励师生员工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学校的决策,并高度重视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把这些意见和建议作为制定决策和部署工作的重要依据,使学校的各项决策最大限度地符合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我校近几年来的发展规划,以及阶段性工作评价等都是走科学民主的程序。同时,充分发挥党外人士的专业特长,让他们在适当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近些年来,我们先后有十几位党派人士担任了教研组长、年级部主任、教导主任,乃至副校长的职务,真正发挥了“人才库”的作用。
4、以安定团结为核心,充分发挥统战工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优势,为学校事业发展营造稳定的校园环境。学校稳定事关社会稳定,维护校园稳定,是学校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学校与社会的交往逐步扩大,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学校统战部门要倍加顾全大局,重视团结,维护稳定,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讲政治的高度,把维护稳定放到重要位置。比如,在世博动迁过程中,学校党政联合民主党派基层领导,主动做好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工作,积极配合动迁工作的展开,起了很好的示范效应,也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统战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统战工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职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准确地反映统战工作成员及其联系的师生员工的意见、建议和要求,积极引导统战工作成员正确处理好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局面多做统一思想、理顺情绪、排忧解难的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减少阻力、增强助力、形成合力。
5、以联谊活动为纽带,加强对统战对象的情感联络。我校长期坚持两年一度的风雨同舟联谊活动,曾先后到过革命老区枞阳、周恩来和胡锦涛故居、绿色生态园崇明等参观考察,还举行了“市八精神大家谈”、“我为学校科学发展献一计”等主题活动,在一系列活动中,使党内外人士沟通了思想,统一了认识,增进了情感,凝聚了力量,为和谐校园的建设作了可贵的贡献。
基层学校的统战工作不仅对和谐校园的构建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同时也为党派人士的个人成长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平台。近年来,我校党派人士曾有9人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有二十余人获得市、区园丁奖……
基层统战工作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