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中概况
    • 学校简介
    • 新闻
    • 通知与安排
    • 党政领导
    • 学校荣誉
    • 对外交流
  • 党旗飘飘
    • 党务公开
    • 创先争优
    • 党员风采
    • 理论学习
  • 教学业务
    • 特色教师
    • 主题活动
    • 课程建设
    • 专业发展
    • 教学管理
    • 教师培训
  • 德育之窗
    • 校友风采
    • 主题教育
    • 德育资源
    • 班级风采
    • 家校互动
    • 心灵天地
  • 教育科研
    • 科研先锋
    • 课题管理
    • 论文著作
    • 校研究室
    • 情报检索
  • 教工之家
    • 主题活动
    • 女工工作
    • 青年沙龙
    • 民主建设
    • 经审财务
  • 学生天地
    • 自主社团展示
    • 组织建设
    • 社会实践
    • 学生作品
    • 校园生活
    • 社团活动
  • 男子高中基地
    • 基本情况
    • 实验项目
    • 招生信息
    • 百家论坛
    • 媒体连线
    • 男生班招生网上报名
  • 招生招聘
    • 招生信息
    • 招聘信息
  • 文明校园
  • 信息公开
   

浩然正气 • 乐学善思

  • 校园网
  • 文明校园
  • 3.党的建设加强,主体责任落实
  • 3-10党群工作

我校举行“春晖小源”妈咪小屋启动仪式

作者:上海市第八中学 发布时间:2018-03-14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从过度注重学科知识成绩转向全面发展的评价”、“重新审视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等要求,我校围绕“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结合“高级中学‘增效减负’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市教科研一等奖的课题成果,积极探索提升高中教育品质的校本之路。

       “绿色指标”要求学校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轻负高效。增效就是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要求教师聚焦课堂教学,不断反思教学中的问题,提炼合适的增效途径和方法;减负则是在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的基础上,减去无效的教学元素和环节,形成科学和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增效减负”的界定:增效是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效果的累积,减负则是融会贯通的飞跃,“增效——减负——增效”是一个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减负”和“增效”是不断质量互变的过程。

        一年来,我校着重围绕学生品德行为指数、师生关系指数、学生学业水平指数三个主要指标,持续进行增效减负实践与探索,力求在增效减负上有新的突破,累积更为高效的实践智慧。学生品德行为指数关乎学生做人,师生关系指数是教育环境的关键内容,学生学业水平指数更是教育品质的直接反映,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三者作用影响最为直接,他们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我们实践的具体程序是“目标激励——问题诊断——行动改进——实践反思——团队学习——良性机制——生成问题——实践智慧”。

       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个较为普遍的低效行为,即在习题讲评时当大多数同学已清楚的情况下教师仍不放心还在滔滔不绝的讲解或在大多数同学搞不清楚时教师却浑然不知继续自得其乐的讲解。这一现状暴露出教师在对待教育对象上缺乏科学的学生观,离开“以生为本”,减少学生负担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长此以往,师生关系必将受到负面影响,学生对教师对学校的认同度也将大打折扣,与此同时,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只能沦为空谈。

       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只有认真观察和了解组织中每个成员的需要,并适时地给予满足,才能激发组织中每个成员的动机和行为,较好的完成组织指定的期望目标。”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认为首先要更好的了解学生,具体做法一是学生问卷调查,摸清学生的真实想法;二是进行得分率研究,划分70%和30%两条临界线;三是学生特点分析,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品质。其次要改变教学策略,具体做法是翻转课堂,在总课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在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机动设置“习得课”,提高习题讲评的“准确率”。对于得分率超出70%的习题,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的前提下,让学生在课上自行讨论交流解决;对于得分率低于30%的习题,教师针对学生在知识应用上的思维障碍进行分解,逐点突破,滚动夯实。在一段时间实践后,我们组织教师进行实践反思,安排备课组、年级组进行团队学习交流,形成了习得课教学模式:⑴课程资源:学生阶段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学习错误。它可以来自于试卷质量分析(30%、70%指标研究)、可以来自于作业反馈、也可以直接来自于课堂教学反思。⑵教学目标:强调知识应用而非知识识记,提高“少失分题”的得分率,把知识掌握真正落到实处。⑶教学重点:学生在知识应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思维障碍。⑷教学设计:强调教师对阶段学习的问题诊断。要求教师除研究教材、课标、考纲外,更要研究学生的“接受”,努力消除教学中“宽带最后一公里真问题”,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不断提高课堂效益和复习效果。⑸教学流程:错题再现→思维追踪→小组交流→师生互评→课堂反馈→有序思维→知识应用能力提高。通过化解学生解题中的思维障碍,追求的是知识的掌握和真正的落实,最终学生学会自我诊断,学会独立解决问题。⑹作业布置:段段清错题变式训练。

       从“得分率研究”逐步蜕变成“讲评准确率”的习得课教学,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系列的增效效果:⑴课堂生态呈现出“逆二八现象”,学生 “说、评、议、练、写”多了,教师的一言堂出现可喜的改变,“小组合作”、“小组讨论”成为教师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有效激发,学习变得主动和有趣了,学生主动参与分析、综合和评价,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得以迅速提高。⑶教师针对教学问题的诊断意识增强了,过程中采取积极主动干预措施的方法多了,教学研讨时交流的内容变得更实在了。⑷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在悄然变化,更多时候心甘情愿地从主体退位主导。⑸从一开始教师对习得课的一筹莫展,到教师主动学习“增效减负”理论知识,再到积极投入增效减负实践摸索,教师收获了专业成长和持续发展。⑹增效减负正深入人心,教师在面上的课堂教学中增效减负的行为变得更为自信和从容,教学正逐步从学科取向的学科教育向教育取向的学科教育积极转变,日益注重学生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上是我校“增效减负”教学管理中的一个案例。在学校“增效减负”教学管理模式的策略指导下,确立一条主线,即增效减负;促进二维成长即学生成长、教师专业成长;形成三大成果,即教学管理机制、校本研修运行机制、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提炼出了增效减负教学管理的五大原则及操作程序。自成立“上海市首届高中男子教育基地实验班”以来,依托百年老校“智诚教育”教育特色,提出“浩然正气、乐学善思”的培养目标,具体化为“忠诚、责任、独立、睿智”四大男生品质培养。我们知道,增效减负的实践与探索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实践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增效减负是在循序渐进中有效突围的,绝不能浅尝即止。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持续累积增效减负的实践智慧,在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教改之路上,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满足学生不断成长需要的特色教育,用绿色指标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

主要指标

分项指标(主要内容)

学生学业水平指数

学业成绩标准达成度、高层次思维能力指数、学业成绩均衡度(总体、区县、学校)

学生学习动力指数

学习自信心、学习动机、学习压力、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

学生学业负担指数

综合指数、分项指数(睡眠时间、作业时间、补课时间)

师生关系指数

是否尊重学生、公正对待学生、信任学生

教师教学方式指数

教师对教学方式的自评、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

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

课程决策与计划、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等方面

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

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家庭文化资源等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学生品德行为指数

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健全人格等方面

身心健康指数

学生生理、心理和情感等方面

跨年度进步指数

学习动力进步指数、师生关系进步指数、学业负担进步指数

 

 

    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高阶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主要指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高阶思维能力集中体现了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是适应知识时代发展的关键能力。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蕴涵系列新型的教学设计假设。

 

SMI混合学习模式

       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项目《高中男生SMI混合学习的实践探索》

       混合学习是在线自主学习和教师面授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模式,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将混合学习列为知识传播产业中涌现的最重要的十大趋势之一,发现:与单纯的课堂面授教学、单纯的远程在线学习相比,混合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我校男生学习的三个主要特征——SMI:自主探究(Self-motivated),男生不太适应被人牵着进行知识学习,而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多维接受(Multi-perspective),男生对课堂讲解更容易出现疲劳,而是希望能够有多维接受知识的通道。深度思考(In-depth),男生对程序性要求关注较少,而是更擅长对某个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深度思考。

       需要探索在信息化环境下,结合男生的学习特征,探索更适合于男生的学习模式,开发更有效男生教学模式。

项目目标:

       探索SMI混合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提高男生的学习效率,培养男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开发SMI混合学习的网络平台和各学科教学资源(微视频、自适应习题等);

‹ › ×

    友情链接

    • 黄浦教育
    • 上海教师教育
    • 上海智慧教育平台
    • 上海教育
    • 上海禁毒科普教育馆

    联系方式

    • 地址:陆家浜路650号
    • 邮编:200011
    • 电话: 63770235
    • 邮箱: shanghaibazhong@163.com
    • 网址: shiba.hpe.cn

    微信公众号

    学校微信公众号

    交通地图

    交通地图
    沪ICP备15052465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105 号

    © Copyright 上海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