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体裁法、过程法与结果法的整合
成果摘要
上海市第八中学 孙篱秋
一、课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版)》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写是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但应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和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策略,为其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强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弥补传统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不足是当务之急。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高三英语每周教时较充沛,从而保证了一周一节写作课(每节课60分钟)的可能,拟在写作课上系统向学生传授写作策略,以过程-体裁教学法为基础,结合结果教学法中的精粹,形成以体裁为载体,注重结果与注重过程相结合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旨在探索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运用有限资源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系统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构建有利学生能力发展的较全面的、有机灵活的写作评价体系,使学生掌握一定写作策略和技能,培养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切实提高英语实际写作水平。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下:
(1)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积极性及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2) 如何使学生形成有效的英语写作策略?
(3) 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
(4) 如何评价学生的习作?
三、研究方法和对象
文献研究法: 对近年来有关资料和相关理论作出比较性的借鉴研究。
调查研究法: 通过问卷了解实验班学生写作训练前后写作的态度、兴趣等各方面感受的改变,与对照班作比较。
课堂观察法: 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
实验法: 高三两个教学班为实验班,两个教学班为对照班。实验班在一学年中接受较系统的写作训练,对照班仅维持原来的日常教学。研究初始,四个班每名学生写叙事文、描述文、说明文、议论文各一篇,按高考要求计分;结束时,四种不同体裁再各写一篇文章,评分标准不变,比较实验班及对照班前后两次得分的差异,了解实验班学生写作能力的改变。
四、研究的主要步骤
构建以体裁为载体,注重结果与注重过程相结合的写作教学过程:
此过程共九个步骤,前五个在写作课上完成,每节课60分钟。
(1) 示范分析:为时5分钟。教师通过范文介绍某一体裁,基本分为叙事文、描述文、说明文、议论文几种,讲解其写作目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让学生对此体裁有直观、全面的感性认识。
(2) 信息收集:即头脑风暴。为时2分钟。教师给出主题,鼓励学生对其进行无系统性的探究,写下与之有关的任何思考。等到学生习惯了头脑风暴,这项活动就能过渡到四人小组再到个人进行,最终目的是每个学生可在自行收集头脑中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为写作做好准备。
(3) 制定计划:学生挑选所需信息,列出大纲,谋篇布局。为时3分钟。取舍信息十分重要,和发展文章段落也紧密相关。大纲用英语完成,可以是词组或短句。
(4) 独立创作:为时20分钟。学生模仿范文特点自我创作,进一步熟悉该体裁。不主张学生翻阅字典等工具书或互相提问,力求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写作。教师仅在必要时提供援助。
(5) 同伴评议:为时25分钟。学生独立成文后,四人一组交换阅读他人习作。每人读三篇文章,时间控制在每篇四分钟,四分钟后一起更换。读的过程中,以铅笔圈划,抓住文章最突出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改写建议。在剩下的13分钟里,小组成员相互评议,提出建设性意见。
后四个步骤在课后完成。
(6) 自我修改:要求学生将文章带回,根据同伴评议中得到的反馈认真修改,力求避免各种错误,隔行誊清于A4纸的右面三分之二,次日上交。
(7) 教师评价:教师摈弃传统的写作批改模式,认真阅读学生改写后的习作,对于存在的问题,先以单线下划,再用提问表明建议如何改进。仔细寻找文章的可取之处,用描述性的语言予以表扬。
(8) 自我评估:学生结合教师的评价对文章做出自我评估,此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十分重要。教师作一定指导,学生结合自己在整个创作改写过程中的感受,然后将自我评估与三稿一并交上。
(9) 师生磋商:教师阅读学生的自我评估和三稿后,可视情况安排与学生就此次写作过程及结果的磋商,帮助学生纠正仍未被改正的错误,并根据学生的写作表现及自我评估与其共同设定下次的写作目标——一个既不过低又是通过一定努力可达到的目标。
五、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
一学年后,实验班、对照班学生每人仍各写叙事文、描述文、说明文、议论文一篇,计分要求照旧,与研究初期写的四篇文章的得分、质量作比较。
对照实验班、对照班前后测可知:四种体裁作文实验班平均提高由2.94分到3.56分不等,平均提高3.27分,占总分的13.08%;对照班平均提高由0.6分到0.82分不等,平均提高0.74分,占总分的2.96%。可见体裁法、过程法与结果法整合的写作教学法在实际操作中优势相当明显。
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班喜欢英语写作的人数从27增加到了 47, 由总人数的24.33%提高为 42.34% ,不喜欢的人数从39降低到了17 ,由总人数的35.13%减少为15.31%;对照班喜欢英语写作的人数从23 降低到了20 ,由总人数的23.47%减少为 20.41%,不喜欢的人数从32增加到了38,由总人数的 32.65%提高为38.77%。可见实验班学生普遍提高了写作兴趣,对照班学生则没有明显变化。
六、研究的总结和分析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积极性及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熟能生巧。当英语写作已经内化成学生的一种习惯,他们就不再对其怀有畏惧心理。当心中所想流诸笔端,成为他人能理解的较规范的文字时,他们拥有的是成功表达的经验,学生英语写作的积极性与兴趣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2) 如何使学生形成有效的英语写作策略?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从理论上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策略的指导。在学生了解了整个英语写作过程后,教师讲授每个环节中可分别采取的认知策略,如:示范分析中“如何分析范文”;信息收集中“如何拓宽思维”;制定计划中“如何审题” 、“如何选材”;独立创作中“如何在模仿的基础上创作” 、“如何紧扣主题” ;同伴评议中“如何批判性地阅读他人作品” 、“如何发现习作的主要问题” ;自我修改中“如何根据他人反馈修改习作” ;师生磋商中“如何就习作向老师寻求帮助”等。
(3) 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
学习档案袋记录了学生在写作方面的成长历程,有利于学生反思写作水平变化过程。学期结束前需整理收录最令自己满意的五篇习作这项要求令学生真正当上了学习的主人,激励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学习日志的训练让学生不但加快了构思和行文的速度,还养成了生活中自觉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储备的习惯;学生熟悉的教材中的课文很好地充当了习作的范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改写资源;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教师对于学生的写作即时指导更为便捷,互联网上的英语资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锻炼了其写作和阅读的能力。
(4) 如何评价学生的习作?
同伴评议时,学生互相评议作文,提出建设性意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师评价摈弃了传统的写作批改模式,鼓励学生自行发现、探索、解决问题,改进建议提出的方式是令学生易于接受的提问,且每次集中提一到两个较突出的问题,让学生改写时满怀信心;自我评估环节学生结合教师评价回顾与反思创作过程,对将来的提高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师生磋商时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使学生增进了学习信心,也更明了努力目标和方向。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由于笔者这一年从事高三教学,所以研究在高三年级进行。此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课余同样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批改任务比较繁重。实际操作中,此写作教学过程最宜在高二开展,因为高二年级既有高一奠定的良好基础,又不受高三各学科全面复习的冲击和影响。
按此教学计划,宜在高一安排学生大量课外阅读,接触优秀且特点鲜明的各体裁文章,为高二写作教学打下坚实基础。高三根据高考写作部分要求进行强化训练,巩固成绩。
研究的应用价值和推广的可能性:
若此写作教学模式在高二推广,平均每周占用的至多半个课时将成为收益较丰厚的投资。教师应在高一就作适当的铺垫,如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剖析课文等材料的语篇图式结构及讲解相关写作技巧等。通过高二一学年的写作训练,学生将掌握一定写作策略,学会自己计划、监督、反思整个写作过程。高三的写作教学可更注重针对高考写作要求的训练,第二学期重点练习历届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