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我校举办了《聚焦核心素养 深化教育综改-------2016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论坛》。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2014年12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把研制我国“跨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作为课程标准修订的重点工作。2016年9月又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而我校在“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特色项目的引领下,通过《男子实验班教育目标体系》、四领域课程实践与开发、SMI课题研究与实践等也做了很多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卢校长在学期的工作计划中把“认真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以核心素养的学习和研究为载体,积极寻找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作为加强教研组建设、完善和优化教学过程、探索提高学科教学水平的方法和途径的重要举措。我校区校两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率先行动起来,开学初进行了学习调研,组织召开了题为《积极发挥作用,提升教学质量》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会议,会后他们每位老师又撰写了《围绕“核心素养”的学习实践撰写心得体会》,今天聘请了部分老师给大家做交流。
本次论坛的主要过程有三个环节:
本次教学论坛首先请雷红星副校长进行核心素养的解读,联系我校实际工作做动员,也是一次培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今后将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落实。
凌蓓健、章巍和王世友三位老师代表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行交流分享。凌蓓健的发言《在落实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培养男生的四大品质》谈了她们取得的经验,引人深思的实例,触发了大家的共鸣。章巍老师《为“数学核心素养”点个赞》从对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数学对于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整合性问题和落实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才是“好”课三个方面谈了她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王世友老师在《培养学生的“智性“思考》的发言中认为,语文阅读课堂应引入“智性”思考,择取“智性”的教学行为,让课堂真正点燃“思维的火花”,是需要教师不断为之努力探索的。
最后,卢起升校长谈了他对学科素养的深层次理解。当今,世界各国新一轮的课程标准研制都致力于将核心素养放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围绕核心素养进行课程设计和整合,探索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教学和评价模式已成为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识,核心素养的提出,也是本次课改的创新点和突破点。明确核心素养,一方面可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核心素养是经过教育之后留在学生身上最有价值的东西,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围绕核心素养进行课程设计和整合,探索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教学和评价模式应成为我们的共识,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