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化学学科开展了以“男生班与男女混合‘平行班’同课异构教学比较研究”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围绕主题,谭超老师和杨赵丹老师为大家呈现两堂精彩的好课——《探秘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参与此次教学研讨活动的有化学新教材编写组的专家——徐凯里老师、黄浦区化学教研员陆莉萍老师以及黄浦区所有高一化学教师。
在这次主题研讨公开教学的准备过程中,徐凯里老师和陆莉萍老师给两位老师提供了很多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全组老师也一起参与到研课、磨课中,谭超老师和杨赵丹老师更是不遗余力、精益求精,浓厚的学术氛围为公开课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谭超老师的课是在高一(1)班——男女混合班中开展的,以“美丽化学”团队拍摄的作品《四季》作为引入,之后充分利用素材构建问题情境,对反应的认识从宏观辩识到微观探析到符号表征到揭示规律,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和离子方程式的意义,逐步建立微粒观和变化观。小组合作完成化学反应微观过程示意图、预测DIS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图像特征解释微粒变化、离子数独挑战赛,一系列丰富的课堂活动引领着学习小组进行思维的碰撞和交流,提升学生分析、解释问题的能力。
而杨赵丹老师的课是在高一(6)班——男生班中开展的。从男生自编自演了《三国哑泉》微视频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学习使用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测量溶液的导电率,分析离子互换反应中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认识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又利用离子互换反应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让同学们体验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由“哑泉”水质过硬引发学生对于生活用水水质的关注与思考。
课堂中两位老师都注重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微观本质和符号表达来认识化学反应,逐步建立对物质性质及其变化进行三重表征的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同样的课题,两位老师却抓住了平行班和男生班学生不同的思维特质和性格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教学设计,打造出了两堂同样精彩却又别具风格的好课。
课后的教学研讨环节中,我校教导主任陈小红老师介绍了男生实验班的教育教学特色以及10年来在男生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一些成果,同时也对化学教研组在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的教学探索和研究做了简要介绍。
紧接着的说课环节中,两位老师分别从选题意义、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设定、各教学环节的设计及意图、作业设计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参与教研的老师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在男生班和平行班中进行同课异构的意义所在。
接下来的评课环节,参与主题发言的几位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整体完成都非常好。谭超老师围绕两个核心问题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离子反应的实质展开教学,精心设计情境,教学设计紧扣教学目标、思路清晰,知识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教学效果看,老师问题的设计非常接地气,有铺垫、有台阶的;学生活动的设计类型多样、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生活动充分、课堂氛围活跃;作业设计很有既有短作业、又有适合小组合作完成的长作业,符合新教材改革的精神,是一亮点。杨赵丹老师在数字化实验的应用上给大家很多的启发和借鉴,实验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让学生在课堂上应用电导率传感器对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行探究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功底。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分析预测盐酸与醋酸钠溶液的反应这一环节是本课一大亮点,充分发挥了数字化实验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