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心思都在学生身上,在工作室的老师身上,在发扬传承中国文化上,他就是沈红旗,被许多人誉为是上海高中语文教学标杆。
【名师风采】
沈红旗,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上海市第八中学科研室主任,曾获上海市教学竞赛一等奖。编过教材、审过试卷,撰述专著《汉语文化导航》《唤醒生命的作文教学》《理想课堂》等十余部,独立完成《中学语文场域中的英雄谱系与学生成长研究》等多项市级科研课题。
他是沪上知名的语文教师,他的心思都在学生身上,在工作室的老师身上,在发扬传承中国文化上,他就是沈红旗,被许多人誉为是上海高中语文教学标杆。
学生眼中的理想老师
沈红旗在语文教学上的才华让人无法忽略。当他开口讲课时,会在瞬间完成从泯然众人的路人到光芒四射的明星的蜕变,就像沈红旗自己所说:“我理想中的语文教师形象应是魅力四射的,对教育的不懈追求,引发其奔放不羁的激情;渊深海阔的人文底蕴,铸就其儒雅谦和的性格。他本色,总对文学的语言敏感异常;他创造,能让平凡的课堂生机溢荡。”
虽然沈红旗谦虚地表示:“这是一个高远的目标,我愿尽一生努力去追求。”但在学生眼里,他就是那位理想的语文老师。
沈红旗酷爱读书,学校的工作室里,放着10多个书架。广博多览,使他能够站在一个相当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课堂教学也就有了一种纵横捭阖、汪洋恣肆的气势。有人形容沈红旗的语文课,是充满张力的双向运动,师生既要进入文本的语言深处,深入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深入当时历史的特定场景,深入作者设计的美学迷宫,又要追问文本的终极思考,师生携手超越平庸的现实,飞翔于理想的天空。师生不跪着读书,既敢于大胆质疑,又能真诚地学习。沈红旗笑着说:“曾经有学生质疑鲁迅,我告诉学生鲁迅是常被误读的大师,我就用具体翔实的细节,揭示事实的真相;用相互对照的文字,比较名家的高下,最终让学生自己得出公允的结论。”
正是有着沈红旗这样的语文老师,才能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对弈的成长空间。有许多学生表示在沈红旗的引领下,语文课上经常会有发现的惊喜和精神的震撼。
名师工作室的领头人
除了是语文老师,沈红旗还是市、区、校三级语文名师教学工作室的带头人,而他近年来的工作重心也更多地放在了工作室,在他看来,如果能感染更多的老师,把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经验、认识传播出去,会有更多学生从中受益。
三级工作室囊括了上海各学校近50名语文老师,他们有的是年轻的新锐,有的是学校的中坚,甚至几次出现沈红旗的大学同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语文教学的热爱。沈红旗工作室的讲座别有一格,每次来讲课的嘉宾,无论多知名,也只能讲三分之一时间,剩下的时间留给工作室成员提问和交流。
柘林中学的许娟老师清晰地记得,一次对话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沈国全老师,沈红旗老师和学员们步步紧逼地连续发问:“新课标的哪个理念最能引发您的共鸣?”“18个任务群中,哪一个最难落实?”“您的教育人生是否有明确的规划?”“作为教研员听课时,您觉得哪种行为令人绝望?”……问得精彩,答得漂亮,学员们大呼过瘾。
在短短数年间,工作室取得了很大成绩,沈红旗拿起放在桌子上的厚厚一摞书,除了内部的交流感想文集,工作室还完成了《意象与思辨》一书,老师们在编纂书籍时,也重新阅读经典,探究大师层峦叠嶂的思想之美,体味名家精妙幽深的语言之美,更激发出对语文教学的热情。沈红旗自豪地说:“我们工作室,一年中有两位老师同时评上了特级和正高级教师,这是相当罕见的。”
教学境界的追梦人
对于语文,沈红旗有着更多的“野心”。在他看来,每一个汉字都是一朵带露的鲜花;每一个词汇都有等待敞亮的意义;每一个句子都是自由舞蹈的精灵;每一篇文章都有面向规范的指向。
沈红旗反对急功近利的语文教学,不希望学生仅为应试做功利性阅读,在不同的场合,这位温文尔雅的儒者都多次发出让人振聋发聩的倡议:“让语文课堂成为确认身份的成人仪式,让语文学习给每位学生锻造一张中国人的文化身份证。”
都说文史哲不分家,在沈红旗的书架里,有许多哲学和艺术的书籍。他相信哲学的力量,相信思维的推力,相信艺术的魅力。在语文课堂上,沈红旗也尝试引入哲学思考,他认为语文教学要有终极关怀的意味,有最为深沉的历史、地域、文化和心理的民族认同,要引导学生深入地追问“我是谁?”通过“我现在是谁?我可能是谁?我应该是谁”的思索,让学生对深不可测的汉字由衷敬畏,对浩瀚博大的汉语由衷热爱,最终寻找、熟悉乃至建构精神的故乡。
不仅是在课堂里,沈红旗也在课外找寻通过语文“给每位学生锻造一张中国人的文化身份证”的方法。沈红旗回忆说,他曾经去澳大利亚交流访问,在当地一家学校遇到了一群亚洲孩子,看着日本孩子说起日本茶道两眼放光,而中国孩子却说不出中国传统文化时,感到深深的焦虑,从那以后,沈红旗一直在思考怎么构建中国文化的意象语言,让中国孩子阅读学习后,能在灵魂深处印上中国文化的烙印。
采访中,沈红旗欣喜地说,通过多年积累和努力,他已有了眉目,目前已经和出版社初步达成了编撰中国文化经典记忆丛书的计划。书籍将打通时间、空间、人物、事件,读者可以从历史地理的角度了解中国文化,比如跟随孔子周游列国,过临淄,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抵秦安,登泰山而小天下。“语文不是单纯的字词积累,语文要帮大家在脑海里搭起文化的框架。”在简单办公室里,55岁的沈红旗仍在不断追求更高的语文教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