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祥:校教育发展处主任。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对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很有兴趣,教学上追求“激情+扎实”的风格,曾获“上海市中青年教师历史学科教学评比活动”优秀奖和市、区园丁奖,曾撰写和发表过《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宗教问题》、《重视对历史罪人作辨证客观和实事求是的评价》和《历史课外活动中爱国主义教育方法漫谈》等文章。
董亦鸣:校教育管理处主任。中学历史高级教师,黄浦区历史教研中心组成员,长期执教高三文科班历史,对学生学习历史能力的培养有所研究,教学上形成博采众长精讲精练的风格,曾获区教育改革先进个人、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专业刊物上先后发表了《历史教学能力问题的探索》、《引进助读材料训练学生思维的研究》、《选科情结》等文章。
应华:校长助理。中学历史教师。曾参加上师大教育学研究生课程班和黄浦区“青年教师管理专业”研修班学习并获得结业。奋斗目标:努力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和终生学习的榜样。曾获“2003年黄浦区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003年9月获上海市中学生“我与国防”征文演讲活动优秀辅导老师称号,2004年5月获上海市“钙易达”杯首届中学生时政知识大赛优秀辅导老师称号。
李仁华:高三年级组组长。中学历史高级教师。现从事高三历史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重视,学以致用的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教学效果突出,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在教学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我所撰写的“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的体会”一文,刊登在《中华教育文丛》一书中;“掌握高考历史简释题答题技巧”一文和“合理计划+科学记忆=成功”一文,分别发表在上海升学周刊上。
吴小英:任教高中历史。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史论结合,长于分析,由浅入深,由表象至具体,将历史的本质、脉络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从教数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开了多节区、校级公开课和对外展示课,制作多件多媒体课件;撰写的论文《素质教育下历史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获市史学研究会“优秀论文奖”;论文《结构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获区教科研成果奖。2004年获得上海市史学会说课比赛一等奖和区乡土史知识竞赛优秀辅导奖等。为了教学上的更大提高,先后加入上海市史学研究会,区青年教师教学模式研究小组,市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名师工作室等。随着二期课改的推开,在原有教学方法、经验的基础上,致力于学科内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注重将现代教学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以期不断提高。
范爱卿:史地生教研组长。中学地理高级教师。热爱地理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深深感悟“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具有一定的地理教学特色,并在教学中力求用鲜活的案例、富于情感的激情、言行、神态,点燃学生的激情,引发兴趣,提高地理学力,尽力帮助学生多获得一辈子受用的地理知识。曾撰写并发表了《学生信息资料收集与地理课堂教学》、《正确地理观的教育是高中地理教育永恒的主题》、《高考综合科目中的地理复习感悟》、《在男生班的地理教学》等文章。
虞和伦:中学地理高级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在教学中充分展示熟练的世界、中国地理版画基本功。以培养学生树立“纵横八万里,树立全球观,协调人和地,培养环境观”为教育宗旨。曾撰写《地理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初探》、《地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与学生能力培养》。
朱剑:地理教师兼环保指导教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目标:努力在二期课改中更上一步。曾获奖:论文《地理课中的环境教学》获2001年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教育论文评选三等奖。并在2003年5月的《黄浦教育研究》刊出。2002年黄浦区第一届“壳牌美境行动”活动方案评比优秀组织奖和指导奖。论文《中学地理教学中创新教育思考》获黄浦区第七届教育教学研究成果鼓励奖。论文《森林,环境卫士》获第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三等奖。编写出版《中学学科词汇英汉对照手册》地理部分(上海科技教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度校先进。辅导学生获奖:卫瑞欣的《“绿色住宅”构想》获上海市中小学生第二届壳牌美境行动方案设计三等奖。获2001年黄浦区青少年 “绿色承诺行动”“保护水资源“科普知识竞赛团体二等奖。裘筱彦获2001年上海市中小学生“保护水资源“知识竞赛(高中组)三等奖。在黄浦区青少年“绿色承诺行动”“保护水资源“科普知识竞赛中裘筱彦获二等奖,周子昊三等奖。指导董懿获上海市中等学校“敬业杯”新世纪风采演讲征文比赛高中组三等奖。指导周东亮获上海市中等学校“敬业杯”新世纪风采演讲比赛高中组优胜奖。在2000年上海市中小学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知识竞赛中指导陈及、乐蔚菁获一等奖,陈悦等五位学生获二等奖,姜之超等七位学生获三等奖。指导朱瑛等四位学生获2001年黄浦区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优秀项目三等奖三人次。指导参加黄浦区第一届“壳牌美境行动”活动方案评比二等奖一位,三等奖二位。指导秦晓怡获2004年庄臣绿色行动——上海市青少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环保系列活动摄影比赛黄浦区一等奖。
孙景欣:作为青年教师,本着积极的教学态度,参与校中心组对多媒体课件的研究。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和理解力出发,致力于灵活运用多媒体上好每一堂课。
此外,在校内开设了高一年级选修课《标本制作》。一方面,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和拓展知识面。
平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教师进修,以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使教学更上一层楼。
曾获2001年度萌芽杯主题班会二等奖。04年度八中课件3等奖。04年度八中公开课3等奖。
学生方面:03年区高中生物竞赛3等奖1名;04年区高中生物竞赛2等奖1名。
冯树梅:本人于199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生物系。1998年参加上海师范大学开设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多年来一直担任中学高二生物学科和高三综合学科的教学。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人生信条鞭策自己不懈努力,勤奋工作。主要获奖情况:2000.3<减数分裂>教学课案获99年上海市中学生生物教学课案评比三等奖;2000.9论文<<酸雨>>在第八界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评选中荣获三等奖。并辅导学生参加市区生物竞赛,有多人次获得市区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