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故事与中学政治课教学》
市八中学 林振荣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是一部我比较喜欢的、有较高认识价值的历史小说。它通过众多的人物和纷繁的事件,广泛地反映了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特别是豪强地主阶级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激烈的斗争,对于我们了解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认识封建统治集团的残暴与腐朽,了解人民群众在军阀混战中的苦难生活,以及研究古代战争的规律和经验,都提供了较为生动而形象的历史资料。《三国演义》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成为市民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而且也成为现代许多学科研究的生动素材,常常加以应用,堪称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在中学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采用大家喜闻乐道的三国故事作为教学素材,来讲哲学、经济和政治道理,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供使用的素材很多,根据我们的体会,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在高一哲学常识教学中的运用:
1、"隆中对"---------------------“一切从实际出发”
诸葛亮感刘备三顾知遇之恩,为他献上了面对复杂形势,应如何图存发展的战略构想,这便是后人推崇备至的《隆中对》。诸葛亮对时局及对今后发展 的精辟分析,无论于当时或是今日来看,都是令人折服的。诸葛亮未出茅庐即知天下三分,不是靠先知先觉,而是依靠“从实际出发”。诸葛亮向刘备提出《隆中对》的客观依据和历史背景是:曹操已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为一统天下,他一定要挥兵南下扫灭群雄。刘备当时最紧要的事是如何处理好与荆州刘表、东吴孙权之间的关系,以争得立足之地。诸葛亮出山之后,曾有两次占领荆州的时机,但刘备在权衡得失之后,最终还是弃而不取。 第一次是刘表病重时,托国于刘备说:“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有人劝刘备应从刘表之言,刘备却说:“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刘备当时十分清楚刘表为人虚伪,对自己一直心存戒虑,这番话的诚意深可怀疑。实际上,刘备心里很明白,若想趁刘表病笃而占据荆州几乎不可能。直接的威胁就来自刘表的亲戚蔡瑁、张允。他们一个是刘表继室蔡氏的兄弟,一个是刘表的外甥,还有掌握荆州军队的蒯越等。因而刘备不敢有所奢望,只能放弃了。第二次是蔡瑁等拥立刘踪,向曹操乞降,使曹军迅速推进到了宛城。刘备匆忙率军撤退,过襄阳时,诸葛亮献计“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刘备的回答是:“吾不忍也。”其时,刘备的心情是极为矛盾和复杂的。跨有荆、益二州,乃隆中构想的一个重要部分,他想得荆州也非一日。但他能抵挡得住曹操的数十万大军吗?身处困境,兵微将寡的刘备,在长期的征战中,懂得如何在危险时刻保存自己。上述两个看来可能据有荆州的机会,都非最适当的时机。前者刘备难以协调与蔡氏等人的矛盾,连刘表长子刘琦都在寻机避祸。他也不会贸然跟拥戴刘琮的蔡氏等硬拼。后者算是刘备有自知之明,与曹操相比,军事力量悬殊太大,实不具备据荆州的实力,使他在占领荆州的巨大诱惑面前,弃而南下,充分表现出性格中的枭雄本色。 三顾隆中故事,令人佩服的不仅仅是诸葛亮,还应该有刘备——他们都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望梅止渴"------------------"意识的能动作用"
曹操带兵行军途中,将士们口渴难忍,但又找不到水源。曹操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摇鞭一指:“前方有一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酸又甜,可以用来解渴”。将士们一听梅子,嘴里泛出唾液,也就不渴了。这是曹操利用智慧指导行军打仗的很好的例子,实际是运用了“人的意识能动性”。
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发展的观点"
在吕蒙从一介武夫成为一代名将的变化中,读书学习起了重要作用。这个故事也表明时过境迁,不能用老眼光看人和事,说明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重要性。
4、"街亭之战"------------------"抓主要矛盾"
街亭虽是不起眼的小地方,但却是出祁山整个战局中的重点和关键。诸葛亮错用马谡,大意失街亭,导致全线被动,被迫冒险上演空城计,才避免全面溃败的结局。这充分说明正确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重点和关键的重要性。
5、"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矛盾的相互转化"历史辩证法
《三国演义》一开始便总结了周秦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得出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结论。这虽然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唯心史观,但同时也包含了一定的辩证因素,如"矛盾的相互转化"等,也反映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小说的绝大部分篇幅是描写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围绕着分裂或是统一的问题,地主阶级内部各个派别、各个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和思想战线上的尖锐斗争。主张分裂割据的集团与派别如袁绍、袁术、马腾、韩遂,刘璋、刘表等先后都被消灭了,剩下的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个集团,都企图统一天下。于是他们之间围绕着由谁来统一的问题,进行了你死我活的长期斗争。最后继承曹魏事业的司马氏,终于吞并刘、孙两家,“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为一统之基矣”。小说对那些坚持分裂割据、开历史倒车的豪强军阀,进行了鞭挞和嘲讽,说他们是"冢中枯骨","守户之犬","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的"碌碌小人"。作者虽然不赞成由曹操来统一天下,但在描写曹操和北方军阀的分裂割据行为进行斗争时,却如实地表现了他的雄图大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分裂割据是历史的倒退,通过斗争实现新的统一,则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因此,《三国演义》主张统一,反对分裂的思想倾向,在历史上是有进步意义的。这种思想倾向的形成,与宋元时期人民反对分裂、要求统一的愿望有关。元末明初,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乱到治、从分裂到统一的时期。元末农民大起义摧毁了元朝的反动统治,结果朱元璋攫取农民起义胜利果实,统一了全国,建立了明王朝。这虽然只是一种改朝换代,但明王朝的统一,对元末的黑暗政治和混乱局面,毕竟是一个否定。《三国演义》在主张统一的问题上反映了人民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愿望。
6、“借东风”-------------------“抓住机遇”
诸葛亮借东风,实际上是利用了稍纵即逝的机遇。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军事家,也是一位天文学家,更是一位机遇学家,他推算到“冬至前后必有三天东风”,于是,就借天时之“机”,来一个火烧赤壁,结果当然他成功了。这个故事充分说明善于发现机遇和把握机遇的重要性。
7、"杨修知退兵"---------------"现象与本质"
杨修从曹操发布的“鸡肋”口令,预知曹操打算退兵,是凭个人的聪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而矣,不过,聪明反被聪明误,杨修被早已对他心怀不满的曹操借此杀害,也使我们看到曹操爱才和妒才的矛盾性。
二、在高二经济常识教学中的运用:
1、 三国统一于魏晋的根源----------"经济决定政治"
关于三国魏胜吴蜀亡的原因,应该从魏吴蜀三国内部来寻找,而且主要应从经济发展方面来寻找。后人曾经撰写了一副总结历史经验的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可以作为这一问题的最好注脚。
2、 三国鼎立与现代企业竞争
三国竞争的是战场,企业竞争的是市场。既然都是竞争,必然有相通之处。拿我国的企业竞争来说,在计划经济时期,大多数企业的目标是自给自足,同行业之间没有任何竞争可言。因为决定一个企业兴衰存亡的是计划,而不是市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市场成了决定一个企业优劣的唯一标准。偿若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可以简单的通过贿赂政府官员来取得一些优势,那么在市场经济时期,就只有贿赂整个市场来取得优势了。标准提高了,企业经营的难度增大了,所以人们才悟出来这麽一句话来:“市场如战场”。 战场上的兵法谋略、纵横捭阖也同样适用于市场竞争。同行业之间的价格战,就象战场上马超和许褚两个勇夫在格斗;不求进取,安于现状的心态,就象刘表和刘璋一样,坐失良机,任人宰割。
3、 经济发展与人才竞争:
东汉末年的三国,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魏、蜀、吴三家,为争夺全国的统治权,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生死大搏斗。“若建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三国的创立者,都知道人才对他们功业的极端重要性。他们在争夺人才中争天下,在争夺天下中争人才。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三国的纵横捭阖、军事较量,是一场争夺人才的大战。曹操善于用人,他不象出身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那样具有阶级偏见——以出身贵贱和职位高低作为选拔录用人才的标准,他革新吏制,不计贵贱,唯才是举,选贤任能,这在关羽斩华雄一节中曹操不怕触怒众诸侯,斟酒壮行体现最为突出,所以才能网罗大批人才,"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刘备是在彬彬有礼忠厚仁义中拉拢利用;而孙权则在休戚与共中推心厚待。他们都崛起在动乱的"天时",占据了一方的"地利",施展了"人和"的绝招。三个政治集团的角逐,促进了那个时代的人才大流动和作用大发挥。三国创立者的用人和三国人才作用发挥的历史事实,对我们今天,实有可供借鉴的作用。在用人方面,三国之主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这也是后人研究三国的主要原因之一。人才在领导者手里,就象工具在工匠手里。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特点,也有不同的作用。使用得当,不但工作效率高,而且工具越用越顺手;如果使用不得当,不但工作效率低,而且还会损坏工具。用人,也是这个道理。三国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的人力资源模式也差不多,都是人才大流动的时期,"良禽择木而栖"成了每个人的择业准则。用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人才的去留,及其作用的发挥。是要做槐树,引一群虫子上身;还是做梧桐,招一只凤凰栖息,应该是每个领导者应该考虑的事情。象徐晃、张郃、赵云、鲁肃、荀彧、王粲、太史慈、甘宁、郭嘉他们,还有好多人,原来都是在碌碌之辈手下当差,后来投靠了明主以后,才建功立业。而田丰、沮授、审配他们,没有投靠明主,虽然才华横溢,却没地方施展,有的甚至丢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