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
——诚实守信从教师做起
市八中学 崔弼辅
诚,《辞海》上的解释是“诚实、不欺、信守诺言。”“ 言必信,行必果”这句至理名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纵观上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传统的信用文化源远流长。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是人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也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试想,一个没有信用和道德沦丧的民族和国度,怎么能够在世界上立足和生存。
古往今来,有许多诚实守信的典范为我们树立了示范作用:“曾参杀猪取信”讲的是孔子的学生曾参并不把妻子哄骗儿子的一句话“要杀猪给你吃当作戏言,果真杀猪煮肉,他以实际行动给儿子上了一堂及其重要的人生第一课,教会了他做人的根基是诚信。”“商鞅变法,取信于民”为建立诚信守约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法制标新立异。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经世代相传,但在社会转型时期正被无数的失信行为践踏,酿成当前社会的信用危机。看了在《中国问题报告》一书中记载的两件事,故事之一:一个中国倒爷到俄罗斯做生意,没有戴皮帽,外出送货的时候被骤然来临的寒流冻得半死,这时,有个当地人把一顶皮帽戴在他的头上,并约定明天此时此地还给他。但这个倒爷没有履约,还一个劲儿地对人说:知道“傻帽”一词是怎么来的吗?就是这么来的!故事之二:成都某大商场准备了1万把便民伞,免费提供给顾客下雨时使用,顾客用后再送回。但结果无人遵守承诺,便民伞丢得一把不剩。读了这两个小故事,我沉默了许久……。
当前,政治领域的腐败现象、经济领域的制假贩假、人际交往间的相互不信任都说明了社会诚信意识正在被肆无忌惮的践踏。“信用”已经成为中国人最缺乏的一种道德性资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因为,失信行为可以给某些人带来 “好处”,真诚守信却常常会吃亏遭殃。“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种实用主义的文化意识扭曲着人们的诚信意识,是社会诚信意识缺乏的重要原因。当越来越多的失信行为充斥社会时,学校这块净土、神圣的殿堂也受到了污染。例如,有的学校领导喜欢吹嘘,工作报喜不报忧,有的教师缺乏诚实守信,有的学生与人交往不守信用,有的重点学校的学生为了竞争不愿和别人进行学习交流等等。教育呼唤诚信,学校需要净土,树立诚信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诚然,有些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只注意到对学生诚信思想的教育,教育学生诚实善良,对人真诚,为人讲信誉,不虚伪,不欺骗,却忽略了自己的言语举止和诚实守信的行为,有些教师信口开河言而无信,给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从此不再信
首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塑造高尚道德的人才,必须要认真贯彻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行为规范,就是要突出“为人师表”,就要追求“以德立身。”但在日常的工作中由于我们教师的疏忽,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的事例屡见不鲜。例如,要求学生在两分钟预备铃时,不讲废话,把上课的学习用品准备好,但有些教师还没有准时进教室。要求学生认真做好室内操和眼保健操,但有些教师已经离开了教室。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但有些教师对作息制度很随意,无拘无束。有些抽烟的教师在学校有禁烟标志的公共场所,腾云驾雾。教师没有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从何谈起。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首先做到,”这是教师诚实守信的基本立足点。正已,就要从小事做起,因为,学生往往是
其次,实事求是,“不做假‘帐’”
朱总理在全国视察会计学校,四次题词:“不做假帐”多么朴素无华,震撼人心。题词的内容虽然是针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但对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有教育意义。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富有教育教学的经验。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新学科、边缘学科的知识和新的教学理念层出不穷。我们教师就应该“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就应该坚持不断学习、探索和实践。但我们有些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例如,在教师职务培训的教室里可以看到一幕幕令人痛心的场景,迟到、早退、睡觉、聊天、看报、看杂志,甚至签个到就走了。平心而论,培训的内容实在不感恭维,但上述现象说明了我们有些教师对职务培训的不重视,对同行的不尊重。想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难道不感到脸上“发烧”吗?在工作中,有些教师没有认真备好课就进教室,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疑难问题不是实事求是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而是故弄玄虚、误人子弟。更有甚者,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心保留一些内容不讲,而放在补课时作为收取不义之财的资本。在批改作业和试卷中不是一视同仁,而对自己教的班级另眼相待,以显示出比其他教师教学水平高。在进行公开课和研究课教学时也不乏虚假成分。有一件事对我的教训是深刻的,终身难忘。有一年我为了准备高三总复习区公开课,就布置其中一个平行班学生搜集材料以备试讲,为调动他们搜集材料的积极性我随口说:“请你们把材料搜集好,我准备在你们班上公开课。”结果很多学生搜集好材料后问我:“老师,什么时候上公开课?”我一听大吃一惊,没想到他们当真了,但如在他们班开课成功与否把握不大,怎么办?但我经过思考,感到学生如此信任我,决定将公开课定在该班进行。在教学中,学生踊跃发言,气氛异常活跃,获得听课老师的较高评价。通过这节课,我认为在进行公开课和研究课教学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哪怕公开课和研究课教学失败了,只要没有失信于学生就是成功的,因为,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诚信”教育,“不做假帐”。
再次,开拓创新,发展为本
在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的今天,我们培养“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人才”。教师就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要刻苦学习教育教学的新理念,进一步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我们应积极地参加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教育改革实践。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今天,我们既要提高高考升学率,为高一层次的学校输送合格人才,使学校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同时,也要考虑到适应新世纪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复合性人才,这就要求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不断得到提高。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加强基础课程的同时,又新增设了研究性、开拓性课程和学生的电子作业等,这些课程的设置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对这些课程必须认真的进行研究和探索,不能高考不考就在平时的教学中敷衍了事。有些毕业班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就在自己所教的班级多布置作业和练习,从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必须“热爱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才能体现“教书育人”的真谛;只有热忱地关爱每个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只有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人才,才能体现我们教师的历史使命。
最后,关心学生,有教无类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就必须树立优良的教风。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教师都应该形成自己良好的习惯和作风,如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平等待生,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等。事实上,一所学校如果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就促进了良好的校风形成,就必然会影响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学生家庭的配合,保持与学生家庭的密切联系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在近几年开创了所有教师进行家访的活动,得到了学生家长的欢迎,在社会上反响强烈。教师通过家访活动能够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区的情况,了解学生的个性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就能够对学生进行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但我们有些教师强调种种理由,没有完成任务。再有,个别教师对学习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另眼相看,对注册学生和借读生与旁听生不一视同仁等待。
教育领域所出现的种种“失信”现象,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及社会的关注。我校领导积极组织中心组成员和全校教职员工统一思想,多次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有关的精神,分析研究我校在“诚信”原则中存在的问题,并发动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制定了市八中学教职员工“诚信公约”。并再次提出学习师德高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