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上海政治高考特点分析及对策
近几年政治高考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不小的变化。考试的指导思想正逐渐从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记忆逐渐过渡到强调对知识的运用。单纯考察学生记忆力的试题越来越少,更多的试题是从考察考生的能力角度出发的。如:考查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考查提出问题的“质疑”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综合和评价的能力等。从这两年政治高考的试卷来看,有这样一些特点值得注意:
第一、关注社会热点,时代气息浓厚
紧扣时代发展脉搏,迎着热点考是政治命题的突出特点。整个试卷内容几乎全部是当年国际国内所发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大事件,以2003 年试题为例,党的十六大、全国“两会”召开、防治非典、“三农”问题、美伊战争等。2004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宪法的修改”、“国际反恐”、 “3·20公投”、“中央一号文件”、“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就业是民生之本”、“2008年北京奥运会”、 “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如何促进社会发展”(五个统筹问题) 在试卷中都有所反映。
第二、贴近实际,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
由于本市单独命题,上海的重大政治、经济问题,重要的社会新闻都列入了考察范围或用于试题作情境。诸如2003年试题涉及上海申博成功、市政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区县人大换届选举。2004年涉及上海药品降价、上海市政协委员参加行风政风测评、上海市政府落实食品放心工程。
第三、设置开放性试题,鼓励考生的创造性思维
2003年试卷31题请考生以食人鱼事件为题材,从政治或经济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课题研究,并简单写出选题的理由。这道试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写出选题的理由,即选题与事件是否有相关性,以及选题本身的重要性(必要性)。2004年试卷第31题是问了李斌的成才经历反映了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那些要求?完全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是考大家对人才强国战略专题的认识和理解。这些题型的答案来源于书本又不拘泥于教材。答案设置灵活性较大,学生思维开阔,反映积极。这是近几年高考中的新亮点。
鉴于在高考中出现的新内容、新变化,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积极的尝试:
首先是关心社会,多看勤思。虽然在考试说明中,考前近一年时间内的时政新闻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只有10%。但这不意味着时政新闻只有15分的价值。恰恰相反,由于现在的考题几乎全部都是建立在某个时政情境下的,所以学生对社会动态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考生对试题理解的程度。时政覆盖的是150分的内容。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求学生精读教科书,对于报刊杂志,电视新闻等“课外的资料”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且在知晓新闻内容的前提下,要养成用书本上政治经济理论去解释、分析这些时政热点的能力。如果你在学习教材理论的时候能够举出反映这一理论的社会新闻,而在看报读书的时候能将社会新闻现象背后的政治、经济理论基础揭示出来,那么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自然就比较有把握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适当作一些剪报,并在新闻内容旁边记录下自己的分析,并定期翻阅修正,一定会对考试成绩的提高有所帮助。
其次、切忌死记硬背,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高考加试文科的部分学生认为考政治、历史就是背背书而已。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对教材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只是学习政治的基础性工作。提高成绩的关键是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如果不注重对理论的理解,不注意在具体的背景下对理论加以灵活的运用,单纯依靠死记硬背,那么学习必然是事倍功半的。同样在对待时政材料的分析时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部分同学迷信所谓的“标准答案”和各类参考书上整理的条条框框,认为凭借这些就可以应付高考了,殊不知,同样的背景材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命题。重要的不是记住书上分析问题时得出的几条结论,而是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样才能对题作答,避免答非所问的现象。近年来,政治高考中出现了不少开放性的试题,也就是没有标准答案,允许同学见仁见智的话题。这样的试题不少都是意在考察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态度以及考生本身是否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家在平时学习的时候,要注重从先进人物的身上汲取自身提高的营养,在考场上便能自然而然地将这些思想表达出来。同时,了解社会媒体对一些热点问题的讨论和评价结果,并在答题时适当地反映在试卷上,对于提高成绩也会有积极意义。总之,不独立思考是的不到高分的。
政治组 陆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