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校园案件的频繁发生,一个研究生谋杀了另一个研究生。原本的天之骄子命运的截然不同让我们唏嘘。两个家庭在此之后再不完整。悲剧总会让人刻苦铭心。这些都是受过高等教育,在外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却发生了如此悲剧,其根源在哪里?我想,不仅这些学生始终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生命的尊重,而且我们作为教师或许该重新审视下我们的教育。
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们今天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这句话可能过于偏激,我想如果反过来说,大家一定可以接受:“一个读懂陶行知的人,更有可能在中国做一个好教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陶行知先生做人的准则,也是他对我们每一个教师和学生提出的要求。这句话简单而又清楚地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职业的真谛。究竟怎样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教育教学?怎样的课程是学生所需要的?我不禁要自问:我们的体育课到底要给学生什么?在实践中,我也不断探索着,尝试着……
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一语道出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老师。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宽容对待学生。课堂上要与学生共同探讨知识、共同进步;体育作为一种包容形体于其中并以形体为介体的学科,更需要以学生为本,我的体育课给予学生奔跑、跳跃、冲刺、旋转、翻腾、滚动等等,以引起他们的运动感、肌肉感、节律感;让他们对力量产生震撼;对速度产生惊奇,对勇敢付与赞叹。但面对调皮的“小捣蛋们”,往往还是缺少耐心,当他们太调皮时想以教师的权威压制学生,让学生乖乖地听从不再惹事生非,但总是事与愿违。特别是望着一些特别不爱动的学生,真让我一筹莫展。《陶行知教育名篇》里要求教师“眼睛向下”,放下架子;教师要有豁达的心胸,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先生在著作中也想到这些难管的小孩,他谈到了解决的办法(一)难管的孩子多半不是劣童,也不是真正的坏蛋,这个态度要立定,否则你主观上咬定他是劣童则一切措施都错,便越管越难管了。(二)仔细考虑他所以难管的原因,在源头上予以解决。(三)体力充沛,无法发泄的,有时捣乱,可以多给他一些机会劳动或体育游戏。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多的思索。比如有些较胖的学生也许跑的不快但他可能力量很大;有些体弱的学生体育成绩不好但是他锻炼的态度端正;还有些同学打篮球不行,他可能乒乓球、羽毛球打的好;特别是一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调皮学生,因平常受的批评多、表扬少,作为体育教师则更应善于发现他们闪光的地方。他们好动,课堂上思想放得快,在体育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技术动作掌握较快、较好。应抓住机遇给他们创造表现自已聪明才智的机会。培养他们为集体多流一滴汗、多献一份力量而顽强拼搏的荣誉感,培养他们成为体育尖子和对本班集体荣誉的责任感,再把这种逐步培养而形成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转移到学习上去,使他们各个方面不断进步。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保持浓厚的体育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去发现、去欣赏。只有欣赏你的学生才能树立他们自信,才能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喜学、乐学于你的课程。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继续研读,让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教师工作,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我愿做一名民主型教师,创设融融的师爱氛围,靠着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去解读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教育思想。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使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且感觉到爱学生就应让学生健康成长,免受伤害,为此每节课之前我都认真检查场地和器材,消除安全隐患;教学中对某些有危险的动作做好保护与帮助工作;每节课都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我认为热爱学生,就应该以饱满的热情、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的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还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确实做到了学生的“亲人、朋友和导师”这三个角色。教师对后进生要有一颗爱心,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陶行知老先生所提出的让学生获得“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与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感觉很深,对本人理解新课程、实施新课程有很大帮助。解放学生的头脑。把学生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的创造力突围而出。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要鼓励他们“每事问”,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放学生的空间。使学生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要把学生从鸟笼式的学校中解放出来,扩大眼界,发展内在的创造力;解放学生的时间,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们自己要学的问题、干一点他们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六大解放”教育思想,语言虽然朴素,但意义深刻,如果真正贯穿于我们的教育实践活动中,那就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的工作就成为了有“生命意义”的事业。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勇于追求真理的人,一个心中有爱,对学生视如己出的老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