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论语》及文化快餐说开去
周红
“于丹签售《〈论语〉心得》一书过万”,这个新闻现在看来已经算是老闻了。
自从央视百家讲坛火爆之后,类似这样的讲坛,如雨后春笋,差不多成了普及经典文化的圣地。无论是易中天,还是于丹,还是于秋雨等等,在时下都成了赫赫有名的人物。当然,从普及我们大众的文化的角度看,这样的现象还是令人欣喜的,甚至难免有些欢欣鼓舞的。因为普通大众通过这些人的讲解,对阅读经典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也因此懂得了一些典故和知识。这对于增强大众目前一直缺乏的文化底蕴,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把古典文学通俗化,大众更容易接受。现在无论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还是读小学的孩子,都能说上几句论语,谈谈一些古代文人的轶事。
同时,现在紧张的生活节奏,我们人们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先哲的精神情感,所以,文化快餐大行其道。那么,这种现象是真正的好,还是有待商榷的地方呢。
《论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它实际上就是孔子弟子的“听课笔记”。孔子的学生,后来也收了门徒。孔子死后,学生们根据多年、多人的记录,把孔子和学生们交流切磋的话整理编辑在一起,就形成了《论语》。
《论语》所记述的内容比较广泛,读书学习、立身处世、修道养性、事上御下、奉天使民,应有尽有。应该说,《论语》一书比较完整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儒家知识分子的道德主张、生活智慧、政治观点和治国理想。
孔子在《论语》指出,要治理好国家,有足够的兵力、足够的粮食以及百姓对国家的信仰。他认为,真正要让人从内心感到安定并对政权产生认可感,来自于信仰。
《论语》里面,绝大部分的内容还是积极向上可取的,对现在还有现实意义的。当然,我们还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一些内容经过了几千年后,也许在它的是非观念或人生价值取向上,已经和我们这个时代相距甚远。我们不能原封不动地全部吸收,那样,反而会阻碍我们的发展。
我们在阅读时,要有比较正确的判断是非的标准。在现在阅读古典文学处于低迷的阶段,有这样一些诠释经典的人物出现,也不算是一件坏事。但是仔细思考,忧虑也不少。
每个人对经典的解释,都带有个人化的心得,不能完全的忠实于原著,容易把读者引向理解的歧途。同时,这种文化快餐,使读者越来越懒,造成阅读的依赖心理,离名著越来越远。
对于经典文化的普及,我们要正视其原来的内涵以及现在的现实意义,不能笼统地照单全收,或者从别人的语言中批发过来,就算对名著理解了。跨越两千五百年,我们再学习,其中蕴藏的观念在今天的可行性与正确性,我们也要好好地研究和探讨。不能脑海中存着现代流行,却又披上孔子的外衣,内外不能统一的学习,那是缺乏实际意义的。
真正要懂得中国的古典文学,还是要去看原著。还要用思辨的心灵去感受经典。
无论是“话说”,还是“再品”或者其他,还不如充实自己的底蕴,自己好好地去品读原著,然后再回过头来,甄别这些演绎经典的人的个人作品的某些可取之处,这样的话,才算真正的有价值的阅读和理解以及品味了吧。
古典文学的海洋,等待我们的大众真正地去汲取其中的精华。让我们行动起来,掀起品读文学原著的热潮。这样,也许我们的文化底蕴,才算真正地增强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