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扇“教学的后门”
黄 歆
由于前段时间由于学生热衷于讨论“百家讲坛”,于是,我也花心思阅读了《百家讲坛》的书籍。
如果以一种研究的眼光去看待它,那么无疑它只会让你失望,它“戏说”“调侃”的成分实在不能被划入学术研究的专业丛书。相反,《百家讲坛》并不刻意去追求“权威”、“学术”、“思想”,因为学术是少数人关注的话题,大众很难弄懂。虽然主讲人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可传授给大家的全是通俗易懂的知识。
我大致翻看了一些这本书的选题,文化类、历史类的题材占据了很大的篇幅,这些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是我们学生平时所厌倦的内容,而此时此刻却成为了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不禁让我对于自己的授课方式进行了反思。
我们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当然会关注到师生互动、教学节奏等方面的问题,但或许长期的正统教育让我们潜意识中已经认定课堂是一个相对严肃的地方,我们所教授的只是希望尽量保持它的“唯一性”与“权威性”。
而《百家讲坛》的独到处恰恰在于,他们在传播这些知识的同时,提供他们关心的百科知识,提供多元观点与态度,侧重知识性、教育性,满足他们知识诉求及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帮助观众获取知识形成观点采取行动。同时,又以轻松、自然的方式让观众得到了消遣与放松。而且无论是在看书还是看电视的时候,我们都发现,他们允许观众质疑,鼓励观众思考,希望引起争论的意见,这就充分调动起了观众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会乐于去探索。或许这些知识对于他们而言是盲点,但通过读书会产生兴趣,从而进行这方面的思索和探究,这不正是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吗?
并且,我们常常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学生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什么兴趣,而通过《百家讲坛》现象我却这是我们很多教师的一个误区。书籍里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历史文化现实,而更多涉及的是这些现实背后所涉及的中国文化传统。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不该忽视也不应忽视的是,我们的学生潜意识中对中国的文化与历史其实是有一种深深的依赖,有对中国历史、文化是有一种“寻根”心理的。在这个时候讲史讲文学,正是投其所好。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百家讲坛》最重要的受众群仍然属于学生。
尽管有人评价它为“学术娱乐化” 但我认为娱乐也有着不同的层次和品级,浅薄的娱乐满足的只是表面的感官刺激,而真正的艺术愉悦的是人们的精神和心灵。学生能否对他们感兴趣,这是值得我们庆幸的事。比起纯娱乐节目,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娱乐,算是对当前过度娱乐的拨乱反正,满足了对“真”的需求和对崇高的渴望。专家学者走上电视,通过相对娱乐的形式传递较为深层的知识和道理,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内心的充盈和精神的慰藉。我在想,是否在我们的教学中是否也能稍许放下一点老师的“架子”,以一种稍稍“娱乐”的形式去传递知识呢?
《百家讲坛》成为眼中的例外,它以知识的面目出现,被视作为“教室开后门”,我们是否也可以打开一扇“教学的后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