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应回归中小学教育
林振荣
在今年10月份,有全国影响的学生杀害教师的事件就发生了三起:10月4日,山西朔州一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拿刀捅向郝旭东老师;10月21日,缙云县盘溪中学女教师潘伟仙在家访途中被学生掐死;10月28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程春明在课堂上被冲进来的一名大四男生砍死。
媒体的报道引发了人们的种种议论,联系去年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的北京海淀区艺术职业学校学生在课堂打70岁老教师的视频事件——“海艺辱师门”极端案例,痛心之余,我们不仅要问,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校园针对教师的暴力伤害事件?现在的学生究竟怎么啦?它映射出我们的基础教育存在哪些缺陷?这其实是比关注案件本身更为重要的事情。
其实,“师道尊严”的缺失,早已不是新闻了。现在大城市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老师越来越难当,已成为当今教师的普遍感受,我说不清有多少比例的教师对管教学生存在着心理阴影,但我可以肯定地说,教师普遍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说“热爱教育事业”是非常表面化的,心口不一的。由于考试成绩排名、竞争上岗的缘故,教师绝大多数都是勤勤恳恳、富有责任心的,不愿意滥竽充数、误人子弟的。学校发生的诸多矛盾,师生间的许多事件,大多是由学习成绩、学习态度之类的问题引起的。有些学生故意破坏课堂纪律,常给教师出难题,甚至以和老师唱反调为乐,其实是取消师道尊严的不良结果。我们在喟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同时,是否应该深刻反省中小学教育弱化人文教育的教训,是否真正考虑过应试教育对人的心灵的扭曲?
在我看来,师道不被敬重,社会的道德教育缺乏感召力,乃至中国基础教育的种种弊端皆由“应试教育”派生。基础教育应试化,导致教育重智商轻情商,重分数轻人格养成,重书本知识轻综合素质,不仅成为一种普遍的学校行为,也成为许多家庭教育的现实追求。以考试成绩论成败,以分数划良莠,学习成绩好就一切都好,从而造成了不少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和人格上的异化,只关心个人的学习成绩,理想信念淡漠,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下降,道德水平和伦理修养欠缺,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缺乏,没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应试教育客观上将基础教育变成升大学的选拔教育,使中小学教育的功利色彩浓厚,人文内涵淡化,实质上是一种缺乏人文精神的纯粹的职业训练,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甚而造成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断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应试教育不仅直接影响了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而且加剧了教育人文资源人文精神的流失,明显影响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已成为中华民族心智、精神发展的桎梏。目前中学的人文学科,比如历史地理政治考试通常采用高度形式化的托福试题方式,使原本充满情趣和智慧的人文教育蜕化为枯燥乏味的“记忆测试”,用冷漠的、抽筋剔骨的会考过关,取代文化精神感知,用大规模的题海训练狂轰滥炸,扼杀了人文科学的气韵和灵动,没有为培植学生的人文兴趣和激励学生的自由思考留下任何空间。还有,受庸俗化影视媒体影响,一些青少年对历史人物及文化传统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戏说”的层面,这些都大大影响了人文教育的实效。所以每当高一历史、高二地理、高三政治会考结束后, 一些学生就撕书、烧书,反感甚至痛恨学习,考过的内容早已置之脑后,归还给书本,其结果是,学生变成了考试机器,学习的全部目的就是通过各类考试。于是乎,天天上网,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说一口流利外语,却看不懂简单文言文。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吗?
有本书中提到这样一个故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位从纳粹集中营幸存下来的人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有新教师来到学校,他就面交一封信,他在信中这样说“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当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高中或大学的人们枪杀并焚烧。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的请求是:请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度教育但却像文杰曼那样的屠夫。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学生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
其实这种回归教育本质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系统论述。儒释道传统中最基本的理念,是对天地、自然、生命的敬畏,然而如今被一些人所无视;“诚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传统文化中为人处事的底线,而现在却被不少人视为“唱高调”;“做事做人要凭天理良心”,这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其实也是传统文化在民间的通俗表述。可是如今,这对天理的敬畏,这做人的底线,也受到极大冲击。无怪乎会有这么多欺师灭祖,伤天害理的极端案例发生。如何回归教育的本质,彰显教育的人文性,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关乎学生的终身幸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容不得丝毫懈怠。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随着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的热播,易中天、于丹、纪连海等国学新生代的迅速蹿红,通俗性的文史读物铺天盖地,“国学研究热”表明中国传统文化的成人化普及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时代发展需要。欣喜之余,我们不禁奢望,基础教育何时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国学”何时才能真正走进中小学校园?
传统文化应回归中小学课堂,学校和教师责无旁贷,应该主动出击。我们虽不能改变大环境,但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有进取心的教师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开发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教材,开设校本选修课。
从2002年开始,我根据自己参加“上海博物馆文博教师研习会”的体会,以及个人的收藏兴趣爱好,尝试利用博物馆等社会资源,开发“走进博物馆”系列校本选修课,如《中国钱币文化欣赏》、《中国节庆文化》、《中国保险业发展历史文化》等,拓展型课程自开设以来,深受学生的欢迎。我采用了“视点结构教学”理念,从头绪纷繁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找出一个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视点”—“中国钱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去设计情景,去建构、去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比如从“中国钱币”的发展演变过程充满趣味性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到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把“中国钱币”作为学生了解认识中国优秀文化的一把钥匙,引起学生的普遍兴趣和共鸣。我拓展的钱币上的中国节庆文化、礼仪文化、科举文化、商业文化、花卉文化、游戏文化、宗教文化专题都受到学生的欢迎。在我看来,钱币是传承人类文化的最好载体,是一种物化了的文化。钱币形体虽小,但涉及面很广,由这一“视点”延伸开去,诸如古代的政治经济、财政金融、商贸交流、民俗文化、民族关系、地理沿革、历史演变、以及金属冶炼铸造技术、度量衡制度、工艺美术、文字书法等等,无一不在钱币上反映出来,从小小的钱币上,可以折射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钱币无声,但凝聚着古人的艺术思想,审美情趣,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等内涵,需要我们去发掘和解读。
我校还把《中国钱币文化欣赏》作为校本选修课向全校学生推荐,我把其分为“中国钱币上的书法艺术”、“中国钱币上的民俗文化”“中国钱币上的文学艺术”(中国钱币上的成语典故、古诗词、文学家等);“中国钱币与中学综合学科学习”“中国钱币文化与世界钱币文化”(“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钱币文化与以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钱币文化的异同”)“上海钱币文化概说”“我国的人民币”8个专题讲座,用Frontpage创建《中国钱币文化欣赏》资源网页,挂在校园网上,实现资源共享。并为学生举办小型实物展览,介绍有关中国钱币的优秀网站和参考书籍,指导学生检索网络资源、制作网页课件,开展有关的课题研究;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上海博物馆参观,观摩讲解中国历代钱币馆的展品。自2002年以来,六年中,我坚持开设这门选修课,辛苦劳累,乐此不疲,目的只有一个,让中学生们对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比较直观的印象,热爱中华文化。改变重理轻文的习惯,拓宽知识视野,做有文化内涵有素养的中国人。
实践证明,教师不拘泥于教材教参,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和探究的乐趣,让课堂教学走出空洞说教,走进“活动课”中来,尤其是着眼于学科教学内容深化与拓展的知识类活动课,是提高素质教育实效的良好途径。让传统文化进入学生的血液,培养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格素养,应是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通过经典教育校本课程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而且对于重塑伦理道德根基,奠定和谐社会基础,以至对于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