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4日,由复旦大学和民盟上海市委主办的胡和生院士骨灰安葬仪式在滨海古园举行。我校校长周政、校办主任赵未琪代表全校师生和校友会参加仪式并敬献了花篮,以最崇高的敬意送别这位伟大的数学家、我校的杰出校友。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1945届校友胡和生院士的光辉一生吧——
胡和生:数学家,1928年6月20日生于上海,籍贯江苏南京。1945-1948年在交通大学数学系学习,1950年初毕业于大夏大学数理系。1952年浙江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微分几何研究。早期研究超曲面的变形理论、常曲率空间的特征等问题,发展和改进了几位著名数学家的工作。在黎曼空间运动群方面,给出确定黎曼空间运动群空隙性的一般方法,解决了持续60多年的重要问题。在关于规范场强场能否决定规范势的研究中取得深入成果,在对具质量规范场的解的研究中第一个得到经典场论中不连续的显式事例。在研究规范场团块现象和球对称规范势的决定等问题中,都取得难度大、水平高的重要成果。在线汇理论、Toda方程和调和映照的研究中,发展了孤立子的几何理论。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2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85年)、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198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3年)、复旦大学校长奖(2003年)等奖项。2002年应邀为世界数学家大会诺特讲座演讲人。
在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有这样一位院士:她出身于艺术世家,中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非常优异。进入大学,面临专业上的选择时,她毅然选择了数学,用实际行动和一系列丰硕成果,有力地驳斥了那些认为女孩智力不够,难以攀上数学高峰的观点。
她就是我国纯数学领域唯一的中国科学院女院士,在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领域享有声誉的数学家胡和生学长。
自立自强,坚定求学意志
胡和生小学二年级(1935 年)
胡和生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胡伯翔是有名艺术家,祖父胡郯卿也是“海上画派”名家之一。长辈们爱国自强的精神对胡和生后来从事数学事业帮助很大。
受家庭熏陶,胡和生自幼便十分好学,文理兼优,成绩名列前茅,祖父和父亲特别喜欢她。她兴趣广泛,当祖父、父亲创作书画作品时,总喜欢在一旁观看,耳濡目染之下,自己的书画水平也很有长进。此外,她还生就了甜润亮丽的歌喉,在同学中有“beautiful voice(美丽的声音)”的绰号,研究生时期还参加过学校的合唱团。
胡和生虽然爱好广泛,但她的理想不是成为一位画家,而是考上大学继续深造。战乱和艰苦的生活条件让胡和生认识到,国家不富强,就要受欺侮,人民要遭殃,长大一定要为国出力,为国效劳。于是,胡和生很快就接受了“科学救国”的思想,立志努力读书,报效祖国。
相关阅读:
读书不读深、不读透决不罢休
抗战胜利以后,胡和生考进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高校调整后,于1950年1月毕业于大夏大学数理系。1950年,胡和生进入浙江大学数学系,师从浙江大学著名数学家、中国微分几何创始人苏步青教授读研究生。
苏教授教学严厉,给学生的压力很大,胡和生和同学们在功课之余还要参加独具特色的讨论会,每周都要做一次读书报告,除了准确深入地介绍阅读内容和作者思路,还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答不好就会受到批评。
胡和生每次准备都十分充分,令苏步青印象颇佳。当时,阅读的论文涵盖英、俄、德文的最新研究成果,有的长达百页。重压之下,胡和生很快就学会了如何正确、高效地阅读文献,这也为她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后来,胡和生感叹说:“老师严厉有好处,我就是在读研究生时养成了勤于思考、反复体会的习惯,不懂不装懂,读书不读深、不读透决不罢休。”
谷超豪、胡和生、李大潜在苏步青教授家
1951年,经苏步青推荐,胡和生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正式踏上了数学研究之路。“我所选择的专业是数学,这往往被认为不是女同志所适合的专业。的确,搞数学很难、很艰苦。世界历史上能够登上数学高峰、很有建树的女数学家当时寥寥可数,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沿着这条崎岖的路走下去。”
胡和生始终将困难视作机遇,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坚决地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而且要做得更好!因此在数学之外,她还学习了量子力学、核物理、群论等课程。
1952年院系调整,苏步青教授与她转入了复旦大学。复旦是以苏步青为首的中国微分几何学派的策源地,人才济济,加之老一辈数学家的鼓励指导,同行的互勉竞争,托着这颗新星冉冉升起。
第一位走上世界数学家大会诺特报告讲台的中国科学家
胡和生最初的研究方向是微分几何的仿射联络空间,第一篇论文将苏联几何学家诺尔琴(A.P.Norgen)的仿射联络对推广到n个共轭联络。诺尔琴很重视这一研究结果,亲自在苏联《数学评论》上作了详细介绍加以肯定。
此后,胡和生又独立开展了很多有重大意义的研究工作。她在射影微分几何、黎曼空间完全运动群、规范场等方面均有建树。她开创性地给出了确定黎曼空间运动群空隙性的一般方法,一举解决了这个被国际数学界研讨了60多年的重要问题,引起很大反响;将规范场的作用量与调和映照的作用耦合起来,得出了有质量规范场的一种生成方法,并在研究规范场团块现象和球对称规范势的决定等问题上,取得了难度大、水平高的重要成果;在线汇理论、Toda方程及调和映照的研究中,发展了孤立子的几何理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胡和生积极参与国际数学交流活动,曾赴德、法、美、日、意、瑞、英、比等国著名学府讲学,在各类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邀请报告30多次。2002年,胡和生受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世界数学家大会,并作诺特(Noether)讲座报告,是我国第一位在大会上作此报告的科学家。这一讲座从1994年开始设立,每次邀请一位世界著名的女数学家在四年一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一小时报告,只有在数学上取得创造性成就的女数学家才能获此殊荣。
2002 年,胡和生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作诺特讲座报告
数十年来,胡和生秉承老师苏步青的育人理念,满腔热情、深入细致地从事各项教学工作。除参与了我国首本引入整体微分几何内容的大学教材《微分几何》的编写工作,还坚持给高年级本科生讲授微分几何课程,年逾古稀后还坚持组织讨论班,亲自指导毕业论文。她对学生们学术上严格要求,在生活、就业、深造上爱护和帮助,深受学生爱戴。作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胡和生为国家培养出了40多位教授。
学苑有令名,共庆艳阳天
浩瀚的数学王国里,提起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谷超豪、胡和生学长定是榜上有名。这一对携手奋进、成就斐然的院士伉俪,执着于数学研究60载,取得了累累硕果。
1958年初,新婚不久的谷超豪被国家选派到莫斯科大学留学,在两年内即获得了数学、物理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后,夫妇二人相互勉励,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深奥广袤的数学研究领域中。为了节省时间,胡和生总让丈夫为自己剪发,很少去理发店修剪。起初,谷超豪总会推脱:“我可剪的不好,剪坏了可没法出门了!”但胡和生总笑着宽慰,剪坏了更好,更可以天天在家中做学术研究。有了妻子的暖心鼓励,一次次的尝试,谷超豪的剪发技艺越来越好。胡和生曾和丈夫开玩笑,“这一生,光剪发你就能为我省去几个月的时间,潜心钻研,太值得了!”
自结婚以来,两人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情趣相投。按谷超豪的说法,自己是X,她是Y,共组了一道牢固、和谐而充满爱意的二元一次方程。他们勇敢地平衡了家庭和生活,没有选择牺牲一个、成就一个的“二保一”方案,而是创造了独立发展、互相支撑、共同成就的“二保二”奇迹。
谷超豪、胡和生夫妇讨论数学问题
岁月流转,从恰同学少年的风华正茂到相依相偎的白发苍苍,两人紧握的双手,从不曾离开对方。无论是校园里的小憩散步,还是学术会议的隆重出席,他们总是手拉着手,不曾放开,一如六十年前西子湖畔的甜蜜诚挚。1991年,胡和生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谷超豪激动之下特地为她写下一阕《贺和生》,赞誉与爱慕,流溢字间——“苦读寒窗夜,挑灯黎明前。几何得真情,物理试新篇。红装不需理,秀色天然妍。学苑有令名,共赏艳阳天。”
一段孜孜奋斗的征程
回顾自己从事数学工作的历程,胡和生深深地感到,要取得成就,就必须有长期奋斗的决心,就必须不断学习,深入思考,刻苦钻研,持之以恒。在人生的道路上也必然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这时就需要目光远大,有勇气面对困难,坚持正确的方向,化困难为机遇,并以此作为继续前进的动力。
岁月在流逝,时代在前进,胡和生为自己能生活在祖国正在腾飞,人民生活不断地改善的时代而感到十分高兴,也为自己能为祖国的建设事业竭尽绵薄之力而自豪。虽然已进入高龄时期,她仍将努力保持自己的朝气,继续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数学学科的发展,为青年优秀人才的成长再贡献一份力量。
在数学王国里,胡和生从未停止过耕耘的脚步,取得了一项项硕果,为我国微分几何在国际数学界赢得了崇高地位。在数学征途上,她孜孜不倦、坚韧不拔的学术精神,仍将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才子勇攀数学高峰!
来源:“中国科学家”公众号、复旦大学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