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04年9月14日刊登了马忠圣、马志英的《两份错误的预言》一文,随即《新民晚报》15日以《25年:两个错误的预言》为题转载了该文。该文叙述了1979年中美教育考察团的互访见闻及对双方教育发展前景的预测。25年过去了,预言还只是预言,没有变成现实。作者大声呼吁“课程改革,绝不应再有掣肘了。”
文章一经登载,就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促使我们教育工作者再一次思考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正在实施的教育行为。也许你经历过25年的教育变迁,也许你还是一位教育新秀,不管怎么说,作为教师的你一定有话要说,有话想说。我们想听听你们的声音,苦衷也好,欣喜也好,呼吁也好……我们将在《黄浦教育》上辟出争鸣栏目,与更多热心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共同探讨交流。如果你能就课改谈谈你的观点和设想,我们尤为欢迎。我们的e-mail是bianjibu@hpe.sh.cn。
(《黄浦教育》编辑部,2004年9月22日)
附全文:
两份错误的预言
马忠圣 马志英
最近看到一则报道,值得深思。
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
学生无论品德优劣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法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眼里,让地球掉个个儿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重音体美,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结论是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过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并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里也有四段文字:
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举起右手,否则轻易不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胳臂放在身后,室外活动除外。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7点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边吃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教师的解释,它是学校作业在家庭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结论是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任何一个国家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时间,中国在科技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25年过去了,仅仅在1979年到1999年的20年间,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育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亿万富翁,近几年来从美国走出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更是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得多。2003年共产生1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占了半数左右。
两份预言有着令人回味的深意。在报告中,美国小学生体现出了“天无我大”的自信和对创造的强烈渴望。而具有强烈的自信和创造欲望,正是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这,却是我们眼中近于失控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却是那如火如荼的“音体美”培养出来的。他们的教育重视音体美,也许就是因为认识到了音体美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更利于引导学生勇于创造、乐于创造、善于创造。我想这里的“音体美”应该指的就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一切手段,而不仅仅指“音体美”这三门学科。那近似失控的课堂实际是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课堂,正是课堂形式上的开放,教学内容上的开放,渐渐地感染了学生,使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得到了解放,达到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境界。也许美国今天表现出来的不竭原创力,正是得力于它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强烈的自信和不畏权威的创造欲望吧。
美国对中国教育的考察报告体现的却是中国教育观念的陈旧,对学生个性的扼杀,对学生动手能力、发问精神和自由支配时间权利的剥夺。中国小学生坐姿统一,这只是我们看到的表面,千千万万个“统一”中的一个。要求学生整齐划一,最终导致学生个性的泯灭。
遗憾的是,中国教育改革孜孜以求了数十年,却仍然没有摆脱“唯考试分数论”的束缚。素质教育的东风吹进新鲜空气之时,现实的羁绊却又使一些“有识之士”大声疾呼:素质教育不是不要教育质量,而是要更高的教育质量。这本来没错,但却又被扭曲了:更高的教育质量的最好体现就是更高的考试分数!在课改进行得轰轰烈烈的时候,我们更应警惕这些貌似先锋的“回头箭”!课程改革,绝不应再有掣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