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育培训之焦虑情绪辅导
作者:上海市第八中学
发布时间:2013-10-11
案例:一个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
一、基本情况
王某,男,18岁,独生子,某重点中学高三复习班学生,身高约1.70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亲是一名执教多年的农村中学教师,高中文化,比较严厉、古板;母亲是一名农村妇女,小学文化,务农,无主见,顺从丈夫。家族无精神病史。家中经济一般,父母对其关怀备至,但要求严格,期望值很高。
从小性格内向、温顺、听话、不善言辞、不好交际,没有特别好的朋友。自幼学习刻苦用功,成绩优秀,与父母交流甚少,进入高中后每两个月回家一次,与父母交流更少。咨询前心理测验SAS标准分为75分。
二、主诉与陈述
主诉:焦虑、紧张、头痛、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害怕考试。
陈述:王某称,从小学到中学自己学习非常好,亲戚、邻居、老师都把自己作为学习的榜样。高中时所上的学校是一所省重点中学,竞争的压力增大,但学习还可以应付,基本上在班级是前五名。2007年4月,也就是高考前的两个月回了一次家,在吃晚饭时父亲谈到了自己,感叹说他当年仅几分之差没能考上大学,抱憾终生,只落得在中学教一辈子书的命运。最后语重心长地说我希望你能实现我当年未能实现的愿望,只有考取重点大学才能走出农村,才能远离农村,才能出人头地,现在咱们街坊邻居还有中学的老师都知道你今年一定能考个重点大学,他们见到我时都纷纷准备要给你祝贺一下呢,你能考上重点,我们心里都高兴,我也以你为荣,我希望你能成为咱们村第一个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我自己也知道,当今社会就业比较难,竞争压力比较大,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考取一个好大学,选择一个好专业,以后才能找到一个好工作,最后才能有个好生活。回到学校以后,父亲的言语、街坊邻居的面孔时刻出现在脑海里盘旋,以致上课不能集中精力,时常走神、分心,学习效率下降。晚上睡觉时总是在想我考不上怎么办,我怎么向父母交代,我在亲朋好友面前还有面子吗,以致彻夜难眠,辗转反侧,睡着时也非常容易惊醒,有时还做自己高考失败的噩梦。眼看高考一天天来临,时常担心自己平时记忆的东西到时候会不会忘记,同时感觉有很多知识点掌握的并不牢固,时而刚拿起语文书看了几分钟就突然想到英语有几个语法还没有掌握,于是打开了英语课本,看了几分钟英语又突然想到某一个物理公式还没有理解,于是又打开了物理课本,就这样东摸一下,西摸一下,结果什么也没有看好,内心反而更加着急。2007年5月底,学校里组织最后一次统考,老师说这次统考是对高考成绩的预测,和高考成绩基本上很吻合。在考语文的前一天晚上失眠了,语文作文是关于父亲的,这时自己想到了父亲对自己所说的话,心里便顿时紧张起来,担心自己考试失败,头脑一片空白,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额头上大汗淋漓,心跳加速,呼吸困难。这次考试考得很失败,心里很难过、愧疚、自责,担心这种情况在高考考场中出现。一些事情你越担心它越会发生。在高考考场上,一度告诉自己不要紧张,但谁知自己反而更加紧张,不仅手颤抖,而且嘴唇也在发抖,伴有轻微头痛,呼吸困难,特别考最后一门课时竟然“晕场”了。以前深信只要努力了,一定能够成功,没想到却落榜了,感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在我的思想里考不上重点大学以后就没有出路,于是上了复习班,明年再考。此时学习更加刻苦,时常到深更半夜。平时做任何题目都得心应手,但一考试哪怕是不正式的小考都会出现紧张、头痛,一想到考试心里就紧张、害怕,浑身不由自主地抖动。现在感觉前途一片渺茫,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再这样下去自己就彻底完了,于是就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三、焦虑和焦虑症
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焦虑通常情况下与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表现出感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以至于难以自制,严重时会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或失调。
焦虑症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两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注意区分正常的焦虑情绪,如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的焦虑。
青少年的焦虑大多是非病理性焦虑,一般的考试焦虑、社交焦虑都属于正常焦虑状态。刘贤臣等人应用Zung’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462名13-22岁的青少年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6%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其中轻度和中重度分别是12.22%和3.78%,男性17岁年龄组发生率最高(21.89%),20岁组最低(3.8%),18岁开始呈下降趋势。女性16岁组最高(21.89%),21岁组最低(3.39%),17岁开始下降。可见14-17岁之间的青少年焦虑状态的发生率最高。
四、焦虑情绪辅导建议
1、创设宽松的环境,减少心理压力
这要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着手进行
家长方面,首先,不要把自己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要求强加与孩子身上,过高的期望可能会是孩子产生无助、沮丧、焦虑的感觉。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能力,尽量不要在学习成绩、课外补习和兴趣培养方面提出过分的、主管的要求。其次,父母要注意营造温馨、融洽的家庭氛围,开展良好的亲子沟通,给孩子更多的心理安全感。
学校方面,要以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评价学生,克服以分取人的单一评价观,建立多元评价的观念,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学校不要人为制造紧张气氛给学生带来过重的升学压力。
2、培养适应能力,提高应付水平
减少外部压力源仅仅是一个外部措施,这对学生来说是比较被动的。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会遇到压力,帮助学生学会面对和处理压力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是更积极主动的额辅导策略。
3、降低焦虑水平
对于焦虑情绪干预,直接降低焦虑水平已恢复情绪的平衡,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策略,它至少可以在短期内减少个体的痛苦体验和不安心境。常用的方法有:
支持性辅导。学生焦虑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危害过于担心,对将要发生的事情的不利方面过分担忧。比如,代表班级和学校参加比赛失利,认为自己辜负了同学和老师的期望,他们心里一定会责备或者怪罪自己,或担心某些同学会笑话自己,从而产生焦虑反应。再如,怒管自己学习怎样、考试准备地怎样,一道考试就担心自己考不好,担心父母和老师批评自己等。针对这类担忧的心理,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释,提供情绪支持和鼓励,以消除或者减少他们的担忧,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减低焦虑情绪。
认知改变。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水平还不成熟,对事情的认识不全面、不完整,尤其是对于某些和自己密切相关的时间的认识,往往比较片面或极端,对于自己的应付能力也容易估计过低。针对这类问题,可以应用理性情绪法,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思维盲点,克服非理性想法。
另外,让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文娱活动、外出旅游等,也可以降低其焦虑情绪。
五、焦虑情绪的自我调适方法
除了以上的焦虑情绪辅导建议外,还有一些焦虑情绪自我调适的方法,老师们不妨提供给自己班中的学生。
1、增加自信:
自信是缓解焦虑情绪必要前提。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因此,你必须首先自信,减少自卑感。应该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恢复自信,也就是最终驱逐焦虑。
2、寻求支持:找一个能听你说话的朋友,向他叙述一下你最近的情绪状态和经历的各种事情。这种表述可以有效的减轻你的痛苦程度。
3、分析原因:当然我们有时候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焦虑,我们能做的就是暂时远离那些我们已经知道的能给我们带来焦虑的事情。这样做可以防止你的焦虑情绪进一步恶化为严重焦虑。
4、转移注意:有时候可以尝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乱想时,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书读,或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忘却痛苦的事情。这样就可以防止胡思乱想再产生其他病症,同时也可增强你的适应能力。
5、放松技术:它是利用身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原理,直接针对焦虑症状和表现而实施的。紧张情绪往往与躯体反应紧密联系,如果身体放松了,情绪也会自然而然得到放松,这样就可以降低焦虑水平。松弛训练可以通过心理暗示、主观想象、肌肉放松等手段达到身体的放松,从而缓解焦虑情绪。有多放松技术都是可以自学的,比如肌肉放松法就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基本原理就是,你平躺在床上,然后从头到脚依次做紧张和放松运动。比如攥紧你的拳头,这叫做紧张运动,然后慢慢松开拳头,这就叫放松运动。就这样反复的紧张然后放松。从头到脚的每一块肌肉都要做紧张放松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你就可以利用放松技术来减轻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