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下午一点,78届校友蔡剑明老师接受了我们高二8班的访谈。蔡剑明老师是《上海航空》杂志编辑、“上海青年书法家、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初见蔡老师,给我们的感觉便是和蔼亲切,他谦虚着说自己没什么好被采访的,做的也远远还不够。但当我们谈到市八中学时,蔡老师立即变得滔滔不绝起来。他回忆道,自己是七八届的,同学之间感情很好,经常相约一起回母校,走走,看看,谈谈...忆起母校,蔡老师充满感激,因为正是在市八中学读书的日子里,自己的美术得到了启蒙。对于八中的师资力量,蔡老师赞不绝口,称那时的八中的师资是最强大的。其中,令蔡老师记忆尤深的是一名姓赵的老师。他说赵老师是音乐老师,但画画却十分好,对他也十分关爱,感情深似父子。他依旧记得赵老师当年每月买给他的工农兵画报。这每月的三毛五分铸就了蔡老师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常言道,艺术家是穷苦、身心俱疲的,艺术的道路是艰苦且布满荆棘的。当我们向蔡老师询问到他克服苦的法宝时,他微微诧异,随即笑着摇了摇头,他说他的艺术并不苦,相反这是他工作劳累、生活烦琐时最好的休闲和娱乐。这其中的最大秘诀便在于他眼中的艺术纯粹是出于其自身的喜爱,并非世人所盲目追求的功利。他又想了想,说这种感受就像是在“玩”一样。
在和蔡老师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蔡老师身上有一种闲淡的气质感染着我们,这也许同老师幼年每日学习国画长至七八个小时不无关联。他认为现在的社会太过浮躁,没有好好利用时间,没有做个有心人。蔡老师动情的对我们说,希望现在的孩子们学会抓住细节,学会转化,合理调整自己的时间,及时整理自己的思绪。在学习之余有所取舍,有所研究,有自己的爱好,带有目的的去做事,不盲目,不跟风。
他还对我们说,他认为人生在世,应该有思想、有作品去留给后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抓紧时间努力奋斗。对于母校,他则认为老师的习字之风应倡导,八中应多培养点艺术人才。
在采访中,我注意到蔡老师多次提到了不放弃。他期望有更多的新一代对艺术产生热爱。但同时,蔡老师又强调,想要在艺术上有所成就,关键是要有恒心,要勤奋,持之以恒,不放弃。此外,老师还亲切的对向我们传授了经验:切入点要小,钻研要深,并且不走寻常路。他说,只有选定一个专题,投入了,才会有眼光。
我们渐渐帮蔡老师熟悉之后,问了个十分“犀利”的问题: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孰轻孰重?蔡老师不乏风趣的回答说:“硬性要达标。软性才能个性!”他接着又补充道:“自己的道路要着重,不为世俗所累,但前提必须是考上大学。”他认为人生不应虚度,不放松,才能活得有意义。
在采访即将结束之即,蔡老师再三要求我们在学校150年校庆时通知他,他说他要回母校走走、看看,做一些自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