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德慧”班主任工作室以“班主任角色转型与五力提升”为主题,开展了一场深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新时代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转型方向,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共同探索如何通过能力提升实现从“事务型”向“思想引领型”角色的跨越。
聚焦角色转型:从“传声筒”到“人生导师”
研讨会上,罗佩晔老师分享了参加上海市德育研究协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举办的优秀班主任展示交流活动的体会。她提到活动中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陈镇虎老师的话令她印象深刻,陈老师强调班主任要在日常工作中转变角色定位,要更新工作理念,转变思维方式。黄歆老师坦言:“过去常将任务直接传递给学生,如今更需根据班级特点、学生发展阶段进行个性化调整,避免成为‘复印机’或‘孵化器’。”张璐滟作为优秀班主任的展示代表,分享了自己“以信育人,立信成人”的带班育人方略。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强调:班主任需从“点状思维”转向“结构性思维”,以三年为周期规划班级发展,注重高一至高三不同阶段的目标衔接,强化系统性管理能力,这些观点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启发。
五力提升:破解职业发展瓶颈
活动重点探讨了班主任需强化的“五力”——研究力、执行力、反思力、创造力与学习力。罗老师结合德育与学科融合的实践经验指出:“通过班级管理提炼出的教育理念,可反哺课堂教学,形成双向提升。”葛盛辉老师指出:“关键在于精力的合理分配,必须在教学主业与班级管理之间找到平衡点,以避免陷入‘应付式’的工作状态。”
此外,与会的老师们一致认为,学习法律法规(如《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提升执行力的关键。李莉老师举例阐释:“学生需明确民事责任的年龄界限,班主任更应依法处理班级事务,避免经验主义。”
罗老师总结指出,下一步将依托市区级平台,组织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案例分享会等活动,推动优秀经验辐射。同时计划引入心理咨询、法律实务等专项培训,助力班主任向“复合型导师”转型。活动最后,班主任老师们达成共识:唯有打破“割裂性思维”,以系统性成长应对时代挑战,方能实现从“班级管理者”到“学生人生引路人”的跨越。
本次研讨为班主任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标志着“德慧”工作室在推动教育专业化进程中迈出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