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市八中学党支部召开了题为“发展新常态,教育新作为”的专题组织生活会。会议由党支部书记徐霞红主持。
本次专题活动是继全体党员学习“四个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后的又一次深入学习活动。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三个党小组的代表分别立足“新教师•新体验•新作为——‘新常态’下的教学反思与微课尝试”、“新常态、新形式、新思考——寻找工作增长点”和“关于教师‘新常态’的一些思考”等角度作了发言,并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工作,与全体党员分享了他们在个人及团队发展的“新常态”下的所思所想所为。
一、立足常态,学高为范
通过学习,党员教师认识到,“新常态”下的好老师,要师德垂范,先正己立身。在此基础上,应顺应新时代的需求。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宽阔的胸怀。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新的教育常态需要教师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并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等智慧。要成为智慧型的老师,学习与反思无疑将成为专业发展的“新常态”。
二、素质养成,浸润引导
通过分析教育“新常态”和新上海高考改革方案后,老师们进一步感受到学科育人的重要价值。“新常态”下的教育,以引导、浸润为先,自然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人文社会科学的“知真、求通、立德”都应成为学生素质的重要核心。对考试评价和综合评价也应有进一步的思考。
三、拓展特色,科学发展
认真学习课改要求,不断完善以尊重和满足学生成长为需求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展男子高中特色学校的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积极推进SMI混合学习的进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以不断丰富以“智诚”为特色的学校教育的内涵。
四、顺应改革,挑战自我
校长卢起升在总结发言时指出,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高考综合改革、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背景下,我们首先要做的有三件事:一是挑战自我能力极限;二是反思问题,适应改革;三是拓展知识,优化结构。要求全体党员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寻找与日常工作的契合点;鼓励党员干部在意识形态、思维发展与行为习惯等方面适应教育“新常态”,同时思考教育改革下的新作为。
通过此次专题组织生活,全体党员将“四个全面”的内容熟谙于心,大家深切地感受到这个“简约”提法背后的“不简单”。党员们也表示,要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要带头学习提高学习,立足岗位,在实践中不断适应新形势,使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迈向“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