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主席欧洲之行提升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1天的访问期间,中国和欧洲四国签署了120多项合作协议,价值700多亿美元;中国和欧盟首次发表联合声明,宣示共同打造四大伙伴关系,中国发表了第二份对欧盟政策文件,规划今后五到十年的合作蓝图。国际舆论持续大量报道,欧洲掀起“中国热”,国际时钟进入“中欧关系时间”。这一重大外交活动对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具有深远意义。
2、4月8日,举世瞩目的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博鳌召开,本届年会主题确定为“亚洲新未来:寻找和释放增长新动力”。2014年年会将于4月8—11日举办,共为期4天,是自2002年首届年会举办以来会期最长的一届。这也代表着,一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已日渐成为亚洲和新兴经济体最重要的高端对话平台,对全球特别是亚洲和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与合作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
3、2014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开幕式4月7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来贺信,今年是中国和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中国和东盟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与东盟之间的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希望通过本次文化交流年,向世界展示中国和东盟人文交往的丰硕果实,呈现双方文化艺术发展的辉煌成就,为中国和东盟各国艺术家和各国人民友好合作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
4、又是一季清明,又是一个充满哀思的时节。中国历来推崇“清明扫墓”的传统,于是各个墓地在每年的这几天都迎来“客流高峰”。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让传统延续,需要给清明祭祀一个风清气正的氛围。风清气正需要真情流露,需要弘扬正能量。一个容易遗忘的民族是一个容易没落的民族。在清明时节之际,我们不能忘记了那些为了中华民族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今天,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环境,捍卫爱国主义精神,熔铸爱国主义精神,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迫切。革命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宝贵财富,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宝贵财富。
5、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正在中国访问。他来访前表示希望此次访问有助于推动中美两军交流,稳定两国关系。但他在来华前却大谈所谓“中国责任”。媒体报道,他在日本访问时影射说,“不能四处重划边界,依靠武力、威逼和恫吓去侵犯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想与我们的中国朋友们谈论这一点。”在东京,哈格尔放厥词,称日本“实效控制”钓鱼岛,并适用美日安保条约,欢迎日本修宪以解禁集体自卫权,日美还就“决不容忍以武力改变现状”立场达成一致。美国“拉偏架”亚太走不通,如果美方真心想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就应真诚履行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的承诺,尤其是应停止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事实上,不是中国,而恰恰是美国“依靠武力、威逼和恫吓去侵犯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国虽同中国建交,但仍以国内法凌驾国际法之上,对台输出武备,以武力干涉中国统一,阻碍中国实现领土完整。也是美国,在没有任何证据情况下,在没有取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情况下, 2003年对伊拉克发起战争,在伊拉克造成空前人道主义灾难。美国虽从伊拉克撤军,但没有任何道歉、问责与赔偿。这种行径,不是“依靠武力、威逼和恫吓去侵犯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又是什么?
6、4月6日,在乌克兰东部3座主要城市顿涅茨克、哈尔科夫、卢甘斯克再次发生大规模示威活动,数千名亲俄民众集会结束后,一些与会者占领了顿涅茨克和哈尔科夫的州政府大楼,并升起俄罗斯国旗;与会者还宣布,将就该地的主权问题举行全民公决,与克里米亚“脱乌入俄”相似的剧情正在此重演。7日,乌克兰代行总统职务的议长图尔奇诺夫说,政府将对国家东部地区占领政府办公楼的武装分离分子采取反恐行动。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则重申了俄方对乌克兰摆脱国内政治危机途径的立场,再次要求乌克兰实行联邦制,警告乌克兰当局不要在乌东部和南部地区使用武力。